三、把生產農村適銷對路的工業品作為開拓農村市場的主要切入點
由於城鄉居民在收入、文化教育、生活習慣等方麵的差異,二者對物品的消費要求是不同的,對於同一物品,農村居民往往追求耐用、實用、低價住,而對物品的外觀、功能的多樣性等則沒有太高的要求。也就是說,農村與城市是兩個有差別的市場,供應於農村地區的物品應該適應農村市場的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絕大多數工業企業隻把生產營銷的重點放在城市,在開拓農村市場時,則簡單地把一些城市消費的產品搬到農村去,或把積壓商品拿到農村去處理,而沒有研究農民的消費心理、消費特點,去生產適合農村市場需要的產品。工業企業所設計的產品主要是從城市居民的要求出發,考慮農村居民要求的甚少。從而造成了農村適銷對路的產品不多。尤其是一些現代家電耐用消費品。其種類、檔次、功能、操作等都不能完全適應農民的實際需要。功能太多,農民用不上;操作複雜,農民不會用;說明書大都是英文字母,農民看不懂;多功能、高檔次又提升了價格,農民買不起。就彩色電視機而言,農民實際上隻需要幾個基本的頻道就夠了,用不著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頻道。如果把多頻道、多功能的彩電還原為幾個頻道、單功能的彩電,則不僅能夠滿足農村居民的要求,麵且可以大大降低彩電的價格,擴大彩電在農村的消費量。
四、要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開拓農村市場的重要條件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是製約農村市場開拓的重要因素。加快農村道路建設,爭取由“村村通”發展到“戶戶通”;實施農村電力改造,實行城鄉同電同價製度;完善農村電視信號網絡,爭取戶戶通上有線電視信號;推進“自來水工程”,爭取村村有水塔。可以製定優惠政策,鼓勵相關企業投身農村市場開發、搞基礎建設,也可以用財政投資、銀行貸款、外資、股份製、轉讓土地使用權等多種形式,搞活農村基礎設施投資主體,必要時還可發行農村債券和彩票,以籌集社會閑散資金。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隻有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才能擴大農村消費規模,促進彩電等家電類商品在農村的銷售。
2011年1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由此農村用電負擔將進一步減輕。這一重大舉措符合開拓農村市場的準確戰略定位,必將對開拓農村市場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國投融資體製改革[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2]黃華繼.資本市場的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J].金融與投資,2008.
[3]劉增學.資本市場與農業產業化調整[J].河南金融管理學院學報,2006.
[4]李增剛.新政治經濟學導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任大川.國富新論:人的本性、經濟製度與經濟發展[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