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開拓農村市場的戰略定位
經濟研究
作者:李傳勇
【摘要】開拓農村市場是我國擴大內需的重點。開拓農村市場,戰略定位準確才能贏。在戰略定位上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把加快小城鎮建設作為重點,把加強市場網絡建設作為重要手段,把開發農村適銷對路的工業品作為主要切入點,把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作為重要條件。
【關鍵詞】農村市場 戰略定位 適銷對路
近年來,各級政府和企業在開拓農村市場方麵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但農村市場仍呈穩中趨淡的態勢,農村市場潛力遠遠沒有釋放出來。這種現狀的存在,筆者認為,沒有校準開拓農村市場的戰略定位是重要原因。開拓農村市場應該在戰略上定位於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小城鎮建設、加強商業網絡建設、開發農村適銷對路的工業品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等方麵。
一、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開拓農村市場的中心
開拓農村市場,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隻有農民的收入增加了,才能提高農民的購買力,農民才會把收入增量轉化為消費需求增量,才能使農村市場潛力得到全麵開發。
(1)抓好農業企業化經營,帶動農民增收。一是要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土地製度的前提下,實現土地流轉,建立和完善中國農村的土地經營製度。二是要因勢利導,創新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公司製農業企業,尤其是發展集市場營銷、引導生產、深加工、完善服務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產業化“龍頭”企業。三是要對農業企業化經營給予重點扶持,解決企業化經營中在資金、人才、服務等多方麵麵臨的困難。
(2)抓好訂單農業,推動農民增收;抓好農業生產,保證農民增收。一是按照先找市場,再抓生產的思路,重點加快培育和扶持市場中介組織,使其成為找訂單、簽訂單的主體。二是通過農業公司,使鬆散的農戶組成生產主體,從本地特殊資源條件出發,發展特色經濟。三是各地要培育自己的品牌,加強商標意識,加大宣傳力度,把優勢產品推出去。四是農村信用社要增加對農戶的小額信用貸款,為農戶的生產、經營和流通提供資金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試行消費貸款。
二、要把加快小城鎮建設作為開拓農村市場的重點
加快城鎮化進程。通過小城鎮建設,一是拉動鋼材、木材、水泥等建材類產品的消費。二是提高農村城市化水平,促使農民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發生變化,消費需求進一步提高。三是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擴大消費提供基礎條件。應根據實際情況,發揮地方特色和區位優勢,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在政策製定上,應充分考慮小城鎮建設的需要。首先,要盡快完善小城鎮的行政管理體製,調動其積極性,使其充分運用各種手段。建設和規劃小城鎮,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其次,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向小城鎮政府放權,使其能采取更加靈活的政策,全方位、多渠道招商引資,通過社會增量資金的注入,盤活小城鎮的存量資產,以投資促進消費增長。最後,還要改革當前製約小城鎮發展的戶籍、土地、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製度,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措施,加緊解決,以使農村個體工商戶、富裕農民、農業富餘勞動力和中小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形成一定的人口和消費規模。奠定小城鎮發展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