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當你聽到這首淒楚動人的“花兒”曲調的時候,你可曾知道,它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哩。
從前,在對巴山下,有一個回族聚居的村子叫馬家坪,村裏有一位著名的花兒歌手名叫阿布都,他長得長臉形,棱鼻子,濃眉大眼睛,真個英俊。他又是位遠近聞名的“串把式”①。村裏的青年在他的帶領下,在一年一度的花兒會上,經常是鼇頭獨占。阿布都的心腸好,人緣也好,上下莊裏的窮人們吃宴席②都要請他去唱宴席曲。
有一次,下莊一個窮人娶媳婦請他去唱宴席曲,在宴席場上,他同往常一樣,唱得委婉動人。當時,有一位麻眼睛③奶奶,聽著聽著,便回想起自己的往事來。她想起自己晚年的淒涼,想起過去家全人全的光陰,想起她丈夫、兒子、兒媳在貧困交加的生活中先後無常,想起她和十六歲的孫女買勒燕相依為命的情景……於是,她要求阿布都能到她家裏唱一次。阿布都看見老人家實在可憐,便答應下來了!
第二天阿布都來到老奶奶家,家裏隻有老奶奶和小孫女買勒燕兩個人。提起買勒燕那可真是……你看她:瓜子臉,細身材,肩上搭著一雙又黑又粗的大辮子。特別引人喜愛的是她那對水汪汪的大眼睛。買勒燕靜悄悄地聽著年輕歌手唱宴席曲,開始站在屋簷下聽,漸漸聽得人了迷,一步步挪到門框邊聽。歌手唱完了,奶奶喊她為客人續茶時,她才清醒過來,急急忙忙倒了茶,讓歌手喝。年輕的歌手也被這姑娘清俊的模樣所吸引,他那雙大眼睛也火辣辣地盯著姑娘看,兩對大眼睛深情相望,心心相印。這一切,麻眼睛奶奶當然看不見。歌手阿布都向祖孫倆告別要走了,麻眼睛奶奶要下炕送他,他趕緊攔住了,奶奶隻好叫買勒燕送客人。一對年輕人默默無語地走到大門上,買勒燕說:“這個阿哥,你唱得實在好,我還想聽,你什麼時候再來呢?”阿布都興奮地說:“隻要你有心聽,我想以後一定有機會的。”說完,他戀戀不舍地走了,還不時深情地回過頭來望望買勒燕家的大門,隻見買勒燕的身子還倚在大門上,那對含情脈脈的大眼睛一直目送著他遠去。
有一次,買勒燕到村外的小河裏去擔水,忽然聽見河對麵的林子裏傳來了她熟悉的聲音:
她抬頭朝林子裏望去,隻見阿布都拉著一頭牛,牛正在香甜地吃草,他坐在柔軟的草地上,背靠著大樹,唱著“花兒”,眼睛直朝這邊瞅。姑娘的心被阿布都的“花兒”給纏住了。阿布都見買勒燕磨磨蹭蹭不肯回去,便借飲牛朝河邊走來了。“阿哥,是你!”“買勒燕你擔水?”“嗯。”姑娘心裏一慌,手裏的木勺掉進河裏順水漂走了,阿布都麻利地挽起褲腳,跳進河裏,把木勺撈起來遞給了買勒燕……從此,買勒燕天天來小河裏擔水,阿布都天天來林子邊擋牛、漫花兒、在小河裏飲牛,一來二往,兩人的感情逐漸深厚了。後來,阿布都和買勒燕互相換了紀首:買勒燕給阿布都繡了一個精巧的荷包;阿布都給買勒燕送了一盒胭脂,一個小圓鏡子。
有一天,阿布都愁容滿麵地跑來告訴買勒燕,說他要跟上二大人當腳戶上口外④了,聽說往返得幾個月時間,路途遠,世道亂,說不定就再也回不來了。買勒燕好不傷心,哭得像淚人兒一般。阿布都說:“胡大的恩典,我能回來就好,一年多不回來,你再別等了。”買勒燕擦幹眼淚,口氣強硬地說:“阿哥,你要是不回來,我就等你一輩子。”就這樣,由於生活所迫,這兩隻活鴛鴦就被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