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跟著馬幫起早趕黑,沿著循化、西寧向西口外進發。一路上他茶飯無心,睡覺不穩,腦子裏總是出現買勒燕清俊的模樣,瓜子臉,俏身材,一雙又黑又粗的辮子,一對水汪汪的眼睛。特別是她對他的心意,叫他永生永世也忘不了。他用自己的歌聲抒發腳戶的辛酸以及對買勒燕的深切思念。他那飽含深情、哀切委婉的“花兒”,打動了人們的心。沿途所過,無論是砍柴的男子,還是鋤田的婦女,都圍上來聽他的歌。走一路,漫一路,人們學會了他唱的“花兒”,卻忘記了問他的姓名,隻記得他引入注目的特征:濃眉毛,棱鼻子,一對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自打阿布都走後,買勒燕等呀等呀,桃杏花開了又敗,敗了又開,轉眼三年過去了,阿布都還沒有音訊。麻眼睛奶奶無常了,三間土房的尕院子裏隻剩下買勒燕孤單單一個人。買勒燕已是十九歲的大姑娘了,出脫得像一朵剛打骨朵的牡丹花一樣,水合合,嫩生生。二大人的兒子馬吾麥早就看中了買勒燕,乘機托媒人來勸買勒燕:“再別等了,上口外最多一年時間就打一趟來回,如今已三年了,他們恐怕早就無常了。這是命,是為主的定奪的。你也大了,就嫁給馬吾麥吧!他家的金銀財寶多,尕娃人品也不錯。”買勒燕對媒人說:“您的好意,我領了,但不見阿布都阿哥回來,我誰也不嫁。”媒人回了話,馬吾麥聽了仍不死心,接二連三又托了許多老人來開導、求親,仍無濟於事。
買勒燕在馬吾麥的糾纏下發狠要到西口外去尋阿布都。她一路走一路打聽,沿著阿布都他們馬幫走過的腳印,唱著阿布都唱下的“花兒”。路旁的人們,無論是砍柴的男人,還是鋤田的婦女都圍過來聽她的歌,聽她訴說自己不幸的遭遇,並暗暗地為她傷心,替她擔憂,有的還灑下一掬同情的熱淚。就這樣,買勒燕沿著阿布都的腳印一直向西口外走去。他們倆最後到底見麵了沒有,誰也不知道。但是他們走過的路上:“我把我的大眼睛(哈)想著,我把我的憨憨敦敦(哈)想著”的歌世世代代被人們傳唱著,經久不衰。後世人們把這種表達愛情,懷念親人的花兒曲調,就稱為“大眼睛令”。
流傳地區:甘肅
搜集整理:原楓(回)
選自《臨夏民間故事》第二集(1986年)
注釋
①串把式:編花兒歌詞的能手。
②宴席:回族舉行婚禮叫吃宴席。吃宴席時唱的歌叫宴席曲。
③麻眼睛:西北方言,即眼睛昏花的意思。
④口外:今天新疆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