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一看,立刻天旋地轉,失聲痛哭道:
哭呀哭呀,直哭得天昏地暗,石頭流淚。第二天,阿裏背上幹糧,鎖上門就直奔鷹鷲峰。也不知走了多少路,他來到一座山丘前,看見一個老阿爺在山頂上挖了個鍋台,安了一口盛滿水的大鍋,山底下開了個灶火門,正在點火燒水。阿裏見了暗想:這老人真傻,火焰離鍋十幾丈,能燒開嗎?一邊想,一邊上前問老漢:“請問阿爺,你的水哪月哪年才能燒開啊?”老人耐心地解釋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嘛。”阿裏聽了心裏一動。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阿裏和老人抱頭趴了一會兒,天才慢慢地晴朗起來。阿裏問老漢:“阿爺,夏天為啥刮怪風?”老漢指著遠處的鷹鷲峰說:“你不知道,這鷹鷲峰上的老鷹近日抓來了一個白鴿仙女,製伏不了她,正在使性子,每天一次。”
阿裏聽完,大吼一聲,飛一樣地向鷹鷲峰跑去。隻聽見老人在後麵叫喊:“你莫亂闖,一步一步開出一條道上去。”阿裏朝前一看,果真漫山是黑刺林,擋住了他的去路。他便照著燒水老漢的話,劈一根,走一步,開出了一條路。
阿裏這樣不知走了多少天。有一天,正走著,前麵傳來了叮叮當當的聲音。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老阿奶拿一根鋼梁在一塊牛大的青石頭上磨著。阿裏見了詫異,上前道了個色倆目,問道:“阿奶,你在磨啥?”老阿奶答:“我家姑娘缺一根繡花針,我正替她磨一根呢!”阿裏聽了笑道:“阿奶,這麼粗的東西,幾年能磨出個繡花針?”老阿奶用教訓人的口氣說:“娃娃,鋼梁磨成針,功到自然成。你從家鄉到這兒,不也是下了大功夫嗎?”阿裏聽了讚歎不已。又聽老阿奶說:“你已經走了三百三十三天,到鷹鷲峰還得走三千三百三十三天,你能走到嗎?”阿裏生氣地說:“你的鋼梁能磨成針,我難道不能走到鷹鷲峰?!”說完就走了。
不知翻過了多少座山,趟過了多少條水,阿裏終於來到了鷹鷲峰前。抬頭一看,隻見:
阿裏看著,傷心地哭了起來,一邊唱道:
這時,從山峰上也傳來了歌聲:
阿裏聽得真切,這明明是阿西婭的聲音。但隻聽見聲音不見了人啊!他想去借磨針阿奶的鋼梁,在石崖上開一條石梯子爬上去,正要回去,一轉身,看見後麵放著一根像那鋼梁一樣長、一樣粗的鋼釺。阿裏高興壞了,拿了鋼釺就幹起來。
他幹了三個冬天三個夏天,換了三十根鋼釺三十個把。整整齊齊的石階梯終於通到了峰頂。阿裏打完最後一級階梯,拄著鋼釺剛要爬上去,忽然隨著一陣狂風,大鷹直向阿裏撲來。阿裏不慌不忙,將鋼釺向大鷹刺去,忽然從鋼釺尖上噴出一股烈火,把大鷹燒成了灰。阿裏也昏昏沉沉。等他稍一清醒,就聽見了白鴿仙女的聲音:
阿裏抬頭望去,隻見那磨針的阿奶和阿西婭,正向阿裏走來。大家見了麵,原來阿奶就是太子老母,她又領著他們踏著彩雲,回到阿裏的家。從此夫妻倆男耕女織,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流傳地區:青海
搜集整理:朱剛(回)、馬福海(回)
選自《青海湖》1961年
注釋
①伊日:撒拉語,即山歌。
②少年:是流傳在西北地區的一種民歌。
③伊布利斯:阿拉伯語,魔鬼的意思。
④麥紮:阿拉伯語,墳墓。
⑤尼卡哈:阿拉伯語,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