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杞鄉驕子王自貴(4)(1 / 3)

也許是一種緣分,李彥君很快進入角色,一天內便演唱成功。彩排期間,中寧縣領導胡東升、蔣秀藩、田貴強、魏金山、吳洪誌、左峰、吳建升等觀看演出給予支持和勉勵,左峰縣長就詞中的不足現場促改。紅枸杞攝影家朱彥榮、詩人柳風等參與潤筆,最後這支由中寧老藝術工作者楊柏林伯樂相馬、中寧枸杞企業家王自貴作詞、中寧音樂家陸元生譜曲、中寧茨家女兒李彥君演唱的第一支杞鄉新歌誕生了。

2005年8月的杞鄉驕陽似火,八方賓客雲集,四海歡笑蕩漾,中國寧夏第五屆枸杞節8月3日上午隆重開幕。16歲的杞鄉女孩李彥君演唱的一曲《美麗的杞鄉我的家》以情深音美的新韻把20萬杞鄉回漢兒女情係杞鄉,熱愛寧夏,放眼世界,獻身紅枸杞事業的真情實意,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首歌詞簡單厚重,具有濃厚的枸杞風情,曲調優美動聽,音韻餘味悠長,親切感人,會場掌聲經久不息,成為最讓人回味難忘的一幕場景。

在本屆枸杞節日慶典活動的日子裏,前來賓客被這首杞鄉新歌感染,向王自貴賀喜;“王經理,你為弘揚中寧枸杞文化又立了一大功。”王自貴點頭致謝,熱淚盈眶,枸杞節後,這支易於傳唱的好歌,不幾天就唱紅了中寧縣城。王自貴應廣大聽眾的要求,幾天時間就製作了2000張光盤,發行到全縣及區市內外,這首歌很快又在全縣中小學生傳唱。為宣傳杞鄉,永寧縣移動公司、電信公司也把這首歌作為手機和固定電話的彩鈴,傳到千家萬戶。2007年7月,中寧縣委舉辦了“杞鄉杯·慶七一”歌曲演唱會,30多個演唱隊都把這幾首歌當做主唱歌曲參加競賽。至今,《美麗的杞鄉我的家》作為杞鄉經典紅歌演唱多達100多場次並於2007年獲區級賽歌二等獎,一度時期被稱之為杞鄉縣歌。

毫不誇張地說,2005年中國寧夏(中寧)第五屆枸杞節,王自貴一支優美動聽的歌曲《美麗的杞鄉我的家》,開創了杞鄉歌曲創作的新天地,很多音樂愛好者領悟到唱響杞鄉的藝術真諦,幾年內相繼創作成型的杞鄉歌詞多達50多首,其中王自貴就創作了12首。全縣成曲傳唱的有20多首,其中王自貴的5首,占據榜首。

“杞鄉花開淡淡香/相思的人兒情義長/杞花兒香/蜂兒忙/思念的人兒在何方/心裏的話兒對誰講/杞園花開好芬芳/相愛的人啊扛杞鄉/杞花香兒兩相望/團聚的人兒早成雙/杞園情歌日月長……”這首由王自貴作詞,張樹生作曲的《杞園情歌》於2009年獲“魅力新中衛”慶祝建市5周年文藝精品曲目獎。

“美麗的杞鄉我的家,黃河澆灌茨園的花……杞鄉啊杞鄉……”每天行車路上,旅遊觀光,枸杞園賞景,參會調研,遠程去看女兒兒子,王自貴時常不由自主地哼唱著,苦了樂了哼一曲神清氣爽。6年來接到王自貴電話的人,不計其數,其彩鈴始終就是這位杞鄉驕子熾熱鍾情的歌曲。這是杞鄉人共同的歌唱,是大眾的歌唱!

豐厚凝重的收獲——王自貴獨樹一幟的人生風景

起點高遠的人,在經曆人生迷茫、彷徨、四處碰壁、背井離鄉甚至窮途四壁,鋌而走險之後,對自己的認識會漸漸深刻,會更加領略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然後向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前進,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肯定是高遠的人生。對於一些卑微懦弱而又真誠執著的人生而言,可能也會具備一些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堅持不懈,堅韌不拔。

早在5年前,我曾飽含真誠,心存敬仰,從王自貴小小的、深深的、平常的、自然的、耐人尋味的一個又一個動人事跡,反複下筆,積累成文,卻難成文章。

在這裏我想說的是我紀實王自貴的根由:他所經曆的事業人生,恰恰是在錘煉我事業人生的地方。

1980年初,當我還為理想前途苦讀書的時候,他和我的父親在我生我養我的餘丁鄉工作。我1984年到餘丁鄉工作時,他調離了。善良勤儉的父親經常念叨說起:“王自貴到底是個有文化的大學生,說話做事有理有據,工作吃苦踏實,當領導都綽綽有餘,大學生放到鄉下誤了。”

1987我年從餘丁鄉調到石空鎮工作,王自貴辭職在他的出生地棗園鄉精心研究中寧紅棗,他的外父耿天義就是我工作的石空鎮的鎮長,棗園鄉和石空鎮毗鄰,都是紅棗之鄉,王自貴折騰紅棗,我們宣傳紅棗。作為鄉宣傳幹事的我,非常熟悉他和他夫人耿永芳鑽研紅棗讓棗鄉致富的很多感人事跡。

1996年至2003年我走上領導崗位,癡情於茨園茨農,將我30歲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中國枸杞西鄉——舟塔鄉時,他辭職下海,經常到舟塔鄉鑽茨園,察民情,我知道那個扔掉鐵飯碗,折騰紅棗的癡人王自貴,他如今又癡心不改,折騰枸杞來了,也許是宣傳工作的職責所為,像王自貴這樣有名望的企業家,光臨曆史有載的舟塔鄉,我們怎能慢待?2001年酷夏,自治區主席陳進玉一行到舟塔枸杞種植基地調研,中寧縣在舟塔鄉政府大院增設特色展品,其中杞鄉生物公司的保鮮紅棗、紅棗原汁、枸杞原汁位居其中,我負責後勤布置,近水樓台先得月了,先與一起的同誌們美美品味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