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視新聞中細節的審美(1 / 3)

電視新聞中細節的審美

廣電視聽

作者:閻懷蘭

新聞在趨真向善之時,需要借助美學的手段,按照審美的規律創作新聞作品,當新聞作品傳播到達受眾時,才能觸動受眾的心靈,讓受眾在審美感受中獲知新聞事實,從而實現新聞作品的新聞價值和審美價值。美、醜、悲、喜和崇高是審美價值的不同形態,現實中事實的真,捐助時“跳梁小醜”中飽私囊的醜、災難中生命堅強的崇高,都具有這些審美價值,是實踐活動中人的存在、感知、情感具有與自我生命發展需要相一致的性質。審美價值的實現是人的本質性生命力量通過實踐對象的呈現,新聞的審美價值與新聞價值共生共存。新聞作品除了必須遵循真的原則,還應該有美的魅力。這就要求新聞作品在傳達信息時,應當注意講述的方式,以引發受眾對事實的審美感受。

電視的聲像傳播技術賦予了新聞傳達事實更逼真的效果,同時也增強了其震撼力。電視新聞審美的手段更加多樣化,其中之一是細節的運用。

電視新聞及其細節

細節本意上是敘事性文學裏藝術創作中的基本要素,是指敘事文章中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描寫事件發生發展、描繪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最小組成部分,它是對人、事、物的細致微小部分的描摹。但細節也可以具有深刻、獨特的特點,所以能在細枝末節之處凸顯人物、事件、環境的特征,從而增強文學藝術的感染力,給人新奇而持久的審美感受。因為這種獨特的作用,細節被各種類型的創作所廣泛應用,在藝術作品中獨具審美價值。

新聞作品中的細節,是報道事實、凸顯人物、表現主題的重要手段,常見於消息、特寫、通訊、報告文學等文體的新聞作品中。它往往在新聞作品中寥寥數語,如人物的一個表情、一句話、一個動作,場景中的一刹那,環境中的一個角落等,但新聞中的細節能夠拉近受眾與新聞事實的距離,激起受眾內心的切實感受,通過觸動人的靈魂而生發人的情感,達到新聞傳達事實中感動點化人心的作用。細節之於新聞,是個體與整體的關係,如果沒有若幹美的細節,就不可能有美的新聞作品。

電視新聞的基本特性是視頻、音頻雙通道合一的信息傳達,加上日見普遍的電視新聞中屏幕文字的運用,形成了視、聽、讀“三位一體”的立體傳播方式,直接作用於人們的視聽感官,能夠更加形象生動、直觀真實地報道新聞。立體化的傳播、紀實性的現場和直觀的形象思維是電視新聞突出的比較優勢。通過電視這種多通道的傳播媒介,電視藝術中文字、圖片、色彩、聲音、形象這些符號共同作用,細節在現場畫麵、同期聲、後期文字編輯中被重視,以利於觀眾可聽可看可閱讀,於視聽結合、聲形並茂的電視新聞節目中,多角度全方位地獲知新聞消息,感受新聞之美。

電視新聞中細節的類型

電視新聞是通過攝像鏡頭來再現事實發生的人物行為、事件經過和環境狀況,以向觀眾說明真實事件,觀眾看到的是與聲音緊密結合的新聞現場的畫麵。按照電視新聞節目的類型來說,一類新聞是記者此時此地用鏡頭記錄的事件發生的第一現場,另一類新聞是事件發生後,通過當事人的講述複原的事實。電視媒介所要再現的是事件、人物和環境,將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現實事件通過短短幾分鍾或數十分鍾去再現現實真實。所以,電視新聞隻能是選取事件、人物和環境中數個側麵和片段,將其編輯成現實真實的大致麵目。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深度新聞評論類節目《新聞調查》的報道理念,就是“主題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節化、情節細節化”,可見電視新聞最基本的組成元素是細節,細節是電視新聞工作者攝製和編輯新聞最基本的出發點和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