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麵頻道綜藝節目突圍之路
廣電視聽
作者:陳沫
地麵頻道發展環境分析
近幾年,日益興盛的新媒體正在以技術優勢逐漸改變著傳統的媒體生態。電視媒體受此影響收視總量近幾年呈下降態勢(本文所有圖表數據均來源於央視索福瑞媒介調研公司)。
數據範圍:曆年所有調查城市
不論是上星的中央級媒體、各省的衛視頻道,還是地麵省級、市級頻道均受到收視萎縮的影響,尤其是年輕觀眾流失,傳統電視觀眾群體呈現出老齡化趨勢。
數據範圍:曆年所有調查城市
在這種境況下,各級頻道收視市場爭奪激烈,在央視索福瑞所有城市調查中省級上星頻道占據3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中央級頻道占有3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這兩級頻道就占據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對省、市地麵頻道的擠壓明顯。
為增加對年輕觀眾的吸引,中央和省級衛視重金開道,購買國外成功模式,引進成熟機製。從2012年7月浙江衛視重磅推出《中國好聲音》開始,引爆了上星頻道綜藝節目的播出熱潮,節目類型、內容豐富多元。以《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為代表的戶外真人秀節目,音樂選秀節目《我是歌手》(湖南衛視)、《最美和聲》(北京衛視),喜劇類節目《我為喜劇狂》(湖北衛視),美食類真人秀節目《十二道鋒味》(浙江衛視)、《星廚駕到》(江蘇衛視)等全麵開花。這些節目不僅在電視媒體收視上屢創佳績,也在新媒體、網絡視頻端口碑頗佳,引發網絡社交討論,形成“現象級”收視。上星頻道在綜藝類節目上大動作頻頻,對缺少資金、平台狹窄的地麵頻道而言,如何在此重壓之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可謂是當務之急。
山東電視綜藝頻道打造條狀播出帶
山東電視綜藝頻道深挖綜藝節目內涵,以接地氣貼民心為契點,打造了以《我是大明星》、《快樂向前衝》、《全球華人網絡春晚》為核心的係列品牌節目。同時在綜藝節目的策劃、編排、形式上不斷創新,以點帶麵,春節前後主打“網絡春晚”牌,以《春晚總動員》海選和總決賽形成娛樂潮,3月開始啟動《我是大明星》,6月啟播《快樂向前衝》,形成有接續性、差異性的條狀播出帶。在山東省網,綜藝頻道晚間收視率高出所有頻道組同類節目84%,市場份額高出78%。
1.《全球華人網絡春晚》
每年春節期間,中央級頻道和上星衛視特別編排的綜藝節目、大型晚會層出不窮,且多為拚明星大腕、拚投入、拚高科技表現手法的重量級作品。山東電視綜藝頻道另辟蹊徑立足“民心”,打造以表現普通人的感情為主,講述最質樸的民間小人物故事的《全球華人網絡春晚》,再輔以編導們獨具匠心的創意表現,自2006年首次播出以來,曆年均取得了較佳的收視。尤其是2014年的《2014@夢想全球華人網絡春晚》,在除夕夜與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同時段播出,在山東省網取得2.2%的收視率,市場份額5.05%。大年初一7:00在山東衛視重播,省網收視5%,市場份額達到了25.15%,這意味著在此時段,每四個電視觀眾就有一人在看《2014@夢想全球華人網絡春晚》。
2.《我是大明星》
《我是大明星》作為一檔王牌選秀欄目,至今已成功運作五屆,“大衣哥”朱之文、“空竹達人”周天、“鐵下巴”孫朝陽、“茫然哥”張偉宏、3歲“萌神”張峻豪等草根明星,都是起步於《我是大明星》,並在這個舞台上不斷曆練,最終紅遍全國。大量山東本土演藝人才的湧現和輸送使《我是大明星》極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