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可吃飯總是狼吞虎咽,弄得滿桌子都是米粒。生病之後,他一頓飯要吃大半個小時,即便是一小碗也總是吃不完。小可媽媽知道兒子的胃口壞了,想方設法做可口的飯菜,盡量以素食為主。既能夠有助於消化,又能補充必需的營養。讓她感到驚奇的是,兒子今天吃飯特別認真,恍惚回到他沒有生病的時候。
“媽媽,我吃好了,等你吃完了就走吧。”
她愣在那裏不知所措,才明白兒子心裏一直惦記著開車的事。片刻後,她呼啦啦地喝著碗裏的湯,嗆得咳嗽起來。
“媽媽,你怎麼了?”
“沒事。”她狼狽地擦著嘴巴,慌張地收拾碗筷,“自己把鞋子穿好,我們馬上去開車。”
小可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
但是,小可媽媽沒有看到兒子開心的樣子,逃命似地衝到廚房裏去了。水嘩啦啦地衝下來,在盆子裏濺起憂傷的水花,衝刷著粘滿食物殘渣的碗筷。小可媽媽麻木地站在那裏,捏著一隻碗機械地重複著同一個動作。她忘記了自己在做什麼,滿腦子搜尋著到底帶兒子去哪裏開車。這個身心疲憊的女人清楚,兒子根本就不是要學一門技術,他隻是想體驗開車的樂趣。所以,她無論如何都要帶兒子去兜風。
小可媽媽沒有將碗筷洗幹淨。她放棄了,縱然洗碗這件事是如此簡單。她關掉水龍頭,退出廚房,輕輕把門關掉。那一聲微弱的“砰”,像極了一個母親無奈的歎息。
“準備好了嗎?”她遠遠地站著,看著發呆的兒子。
“好啦,好啦。”小可跳起來。
小可媽媽看著兒子,恍惚間就像看到他五六歲時的樣子。那時候,小可活潑得像隻精力旺盛的鴿子,從不願意停下飛翔的翅膀。
“我們走吧。”她蹙著眉頭往外走。沒有梳洗,沒有化妝。小可媽媽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認真打扮自己了。事實上,任何裝飾都掩飾不了那顆憔悴的心。
母子倆慢悠悠朝車庫走去,那輛借來的車已經停在那裏好幾天了。
取車時,小可伸手向媽媽要鑰匙,並朝駕駛室走去。當然,她唯有拒絕,並耐心地解釋他還不能在市區裏開車。這個九歲的孩子,肚子裏裝著無數個為什麼,他並沒有察覺媽媽口氣中疲憊的應付,隻是一個勁兒地問為什麼。她哭笑不得,但又不能強硬地阻斷兒子的追問。一路上,小可媽媽不僅要挖空心思地回答兒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還要努力尋找讓他體驗開車的場地。
小可媽媽徑直朝郊區駛去。在與兒子對話的時候,她的腦子裏閃過一個畫麵,認為那是一個理想的場所。三年前,她曾經帶著小可路過那裏,隻是他未必還記得。那裏路況不好,不僅道路狹窄而且還有很多彎路,但卻沒有車來車往,沒有紅綠燈,更沒有交警。這樣想著,小可媽媽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盡管,這笑容瞬間便消失了。
“我們去一個好地方。”她看著後視鏡,希望看到兒子的笑容。
“什麼地方呀?”小可看著窗外,淡淡地問道。這讓她感到奇怪,他怎麼突然沒了興致?
“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她試圖用快樂的語氣說出來,但聽上去依然沉悶。
“冬天有什麼花?”小可依然看著窗外。那些依次閃過的畫麵中,樹木枯黃,落葉紛飛。
“我想想,有哪些花兒呢?”她自言自語,卻沒有給兒子一個回答。
小可媽媽雙眼直愣愣地看著前方,小可也不再說話,直到車子在一條彎曲的黃土路上停下。
開門下車,小可站在陌生的山路,眼神梭巡。媽媽說他來過這裏,可記憶中沒有半點印象。無精打采的樹葉上,鋪滿了薄薄的灰塵。天氣不好,太陽疲憊地在雲層背後掙紮,不知能否衝破阻攔照射到大地。小可媽媽有點失望,這裏與她想象中大相徑庭。她還沉溺於當年那個青山綠水的情景中,沒想到早已如此凋敝。但是,既來之則安之,況且這已是最後的選擇。
“這裏是媽媽以前練車的路,怎麼樣?”
“隻有山沒有水,而且也沒有花花草草。”
小可媽媽從言語中聽不出兒子的情緒和心思,看著他一臉冷淡,不解他為何之前嚷嚷著練車,到達目的地後卻又如此平靜。他的眼神在群山、樹木、天空和泥土路之間晃悠,仿佛對一切事物都充滿憂傷和留戀。小可媽媽看著單薄、瘦弱的兒子,悲傷湧上心頭。
“來吧,寶貝。”她說,“我們開始練車。”
“好。”他臉上終於露出淺淺的笑容。
小可媽媽明白,這樣帶兒子練車十分危險。她沒有教練資質和經驗,而他又隻是一個生命進入晚期的九歲男孩。一切都顯得陌生、倉促和惶恐。來的路上她想好了,車還是自己開,隻是把兒子抱在懷裏,讓他手扶方向盤感受一下駕駛的快樂便可。
打開車門,母子倆重新上車,促狹的駕駛室變得別扭起來。她連續調了好幾次座椅,依然渾身不自在。距離太近覺得憋屈,太遠又感到吃力。不是腳夠不著離合器和刹車,就是雙臂僵硬無法掌控方向。調試幾次後,她依然沒找到感覺,但也隻能如此。她明白不是車的問題,而是自己心理作祟。
小可窩在媽媽懷裏,兩隻小手搭在方向盤上,有模有樣地搖晃著。車子緩緩起步,他立即尖叫起來:“怎麼這麼慢呀?”
“開車都是慢慢起步,然後再加速。”
“那你快加速呀。”
“要慢慢加。”她輕踩油門,“你看,現在是不是快一些了?”
“還是不夠快。”
“開車要慢,安全第一。”
“你看別人開得多快。”看著一輛紅色汽車超越過去,小可一幅很著急的樣子。
“人這一輩子,不是別人怎樣我們就怎樣。”她語重心長地說,“別人犯錯,我們也要跟著犯錯嗎?”
小可聽不進媽媽的話,嘟著嘴滿臉不高興。前麵是一個急彎,速度慢得車幾乎快要停止了。小可媽媽在兒子耳邊輕輕地解說著轉彎時要注意的要點和細節,但他好像根本沒有聽,瘦弱的雙臂隨著媽媽的手操縱著方向盤。這是他體驗開車以來,第一次如此大幅度地轉動方向盤。小可興奮地說:“開車很好玩嘛。”
“開車很累,一點都不好玩。”
“我沒有感覺到累呀。”
“那是因為你坐在媽媽懷裏呀。如果你自己開車,你就會感到疲倦。”
“為什麼呀?”
“因為精神要高度集中,否則容易出事故。”
小可沒接話。
轉過彎,車子進入一段直路。道路不寬,兩邊偶爾會躍出幾戶農家小院,孩子們在院子裏歡樂地你追我逐。小可媽媽的情緒突然低落,她想起了兒子之前的模樣。那些素未謀麵的孩子們,與美好的記憶重疊,交織出百般滋味。小可媽媽知道,餘生隻能靠美好的回憶偷生。
“媽媽,等我長大了,開車帶你出去玩兒吧。”小可說,“你想去哪裏,我們就去哪裏。”
她沒想到他會說出這麼一句話來,悲傷的情緒讓她重重地踩了一腳刹車。她看著兒子的臉,他就在眼前,卻模糊得仿佛要穿越重重迷霧才能看清楚。
“媽媽,車怎麼停了?”
她把頭埋在兒子的肩膀上,任淚水悄悄地滑落。
“媽媽,你怎麼啦?”
她不敢抬起頭來。
小可媽媽不想讓兒子發現自己在哭泣,雙手緊緊地摟著他。她努力地控製情緒,不去想可能隨時來臨的悲劇。她把臉貼在自己的手臂上,試圖用衣服擦掉淚水。半晌,抽泣聲終於停止,隻有悲傷的氣息緩緩蠕動。
良久,小可媽媽抬起頭,想要重新開始這段交織著歡樂與傷感的旅途。她看著窗外,太陽明晃晃的,有些刺眼。更刺眼的是,幾個小孩子圍著車窗,若無其事地看著緊握方向盤的小可。他們的眼裏充滿好奇和向往,因為他們之中沒有人在這樣的年紀坐在汽車的駕駛室裏。但是,讓小可媽媽心痛的是,兒子卻失去了像其他孩子們那樣長大成人的權利和機會。
汽車緩緩上路,盡管速度很慢,但小可又找回了快樂。他隻知道車子停留了幾分鍾,卻不知道媽媽的內心波濤洶湧,經曆了漫長的黑暗。
“小可,你剛才說長大了開車帶我去哪裏玩?”
“你想去哪裏呀?”
“我哪裏都想去。”
“那我們都去啊。”
“長大了你就要工作,有很多事情要做,哪有那麼多時間陪我?”
“媽媽現在也要工作,不是也有時間陪我嗎?”
小可媽媽鼻子酸楚,眼裏泛著淚光。但是,她強忍著不讓熱淚滾下來。她決定在兒子生命最後的日子裏,不讓他感到任何一絲悲傷。
思緒從一年前的冬天重新回到今年的冬天,隻是今年下了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小可媽媽坐在走廊上,平靜地為我講述著小可患病以來的點點滴滴。即便是最悲傷的往事,她也能做到輕描淡寫。我欽佩她,隻有經曆過生死的人,內心才能如此堅定和強大。
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無論怎樣的字眼在她麵前都蒼白無力。但我告訴她,認識小可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說:“我對小可的牽掛,超過了我那三個孫子。”
小可媽媽笑了,輕輕的,淡淡的。
“我想,小可也很喜歡與我在一起。”
“是這樣的。”她點了點頭,“不然,我們也不會再次回到這裏。”
“小可應該是第一次看見大雪,我想他應該很高興。”我莫名其妙地說,“隻是這個冬天有點冷。”
“要不了多久,春天就來了。”
我轉眼看著她,無力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