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社交中巧妙應對挑戰(7)(2 / 2)

幽默轉化法

英國首相威爾遜在一次群眾大會演講時,反對者在下麵大噪,其中一人大喊“垃圾”,對威爾遜進行人身攻擊。為了不使一場嚴肅的演講變成可笑的爭吵,威爾遜用冷靜的口氣說道:“先生,關於你關心的問題,我們一會再討論。”

美國的林肯總統也有過這樣的遭遇,一次他正在演講,一個青年遞給他一張紙條,林肯打開一看,上麵隻有兩個字——“傻瓜”,林肯臉上掠過一絲陰影,但他隨即鎮靜地說:“本總統收到過許多匿名信,全都隻有正文,不見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剛才這位先生隻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卻忘了給我寫信。”說完便繼續他的演講。

充滿敵意的一方,為了汙蔑對方,常常賦予對方某一醜化的形象。反戈相擊,又不費吹灰之力的辦法是,將醜化的形象代換給對方。

在本例中,威爾遜和林肯都巧妙地使用了“代換法’來對付人身攻擊。別人罵威爾遜是“垃圾”,威爾遜就把“垃圾”代換成對方“特別感興趣的問題”別人嘲笑林肯是“傻瓜”,林肯就把“傻瓜’,代換成隻署名字而忘了寫信的這位先生。如此巧妙地反戈一擊,自然會令那兩位自作聰明者成為眾人譏笑的對象。

從側麵提示對方

在一次美蘇高級領導人會談時,肯尼迪說:“判斷錯誤可能引起核戰爭。”赫魯曉夫勃然大怒,他叫嚷:“判斷錯誤!判斷錯誤!我總是聽到你們的人,你們的記者,你們在歐洲和其他每個地方的朋友說這個該死的‘判斷錯誤’!你們應該收起這個詞,把它藏在冷庫,永遠也不要使用!我厭惡這個詞!”

在座的人都局促不安起來,接著就休會共進午餐。在午餐時,肯尼迪總統伸手摸了一下赫魯曉夫的一枚勳章,接著問道:“這是什麼勳章?”,赫魯曉夫吃了一驚,答道:“這是列寧和平勳章。”肯尼迪溫和地說:“我希望這枚勳章能使您保持和平。”

肯尼迪沒有直接勸解對方放棄敵對態度,而通過與正題不相幹的話題委婉地暗示對方,使其意識到自己的敵對態度並不利於事情的解決。從麗收到了直接勸解所起不到的作用。

赫魯曉夫在和肯尼迪會談時表現出了十分煩躁和充滿敵意的情緒,但肯尼迪從大局出發,並未計較,避免了正麵衝突。等到赫的心態稍稍平和之後,肯尼迪借午餐之機提起了赫的勳章,並通過“列寧和平勳章”來提示赫應持有溫和的真正探討問題的態度,使赫自己主動收斂敵意。

爭取多數人的支持

美國演講家史蒂文·艾倫一次在三千多人的演講會上講“核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問題。他一上台就發現有一些右翼分子在擠眉弄眼,企圖尋釁鬧事。在這種情況下,他調整了自己的講稿,竭力用溫和的口吻說:“對於今天我要講的問題,每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希望在座的各位能給我一次機會,讓我解釋我的觀點。當然,如果願意,你也可以上台來說明你的觀點,他這樣說是為了緩和矛盾,避免刺激搗亂分子引起全場大亂。

為了進一步鎮住他們,艾倫決定從天主教教義人手演講,他說:“在座的有天主教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隻有那些罪惡深重的人,才得不到上帝的寬恕,被烈火焚為灰燼,並打入地獄。試想,如果一旦爆發核戰爭,多得無法計算的無辜者被核輻射燒成灰土,上帝無法聽見如此眾多死魂靈的懺悔,難道他們統統都要送人地獄嗎?”這番演講慷慨激昂,牽動了天主教徒們的心,博得了陣陣掌聲。在這種熱烈的氣氛中,那些右翼極端分子一個個聾拉著腦袋,先後夾著尾巴溜走了。這場演講有驚無險,獲得了成功。

在人數眾多的交際場合,應抓住大多數人的心理特征,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使少數敵對者處於孤立的地位。

本例中的史蒂文·艾倫不愧為一位傑出的演講家,他麵對三千多名聽眾時所表現出來的控製能力證明了這一點。為了避免少數極端分子破壞演講,他適時調整j,自己的講稿,先把會場的氣氛和聽眾的情緒穩定下來,然後再抓住在場占絕大多數的天主教徒們的心理,發表了一番極富針對性的演說。和廣大天主教徒的熱烈支持相比,極少數反對者的敵對情緒就顯得孤立無援而又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