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社交中巧妙應對挑戰(7)(1 / 2)

出言典雅

罵人要罵得微妙含蓄,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著的麵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才是罵人的上乘。欲達到此種目的,深刻之用意固不可少,而典雅之言詞則尤為重要。言詞典雅可使聽者不致刺耳。如要罵人罵得典雅,則首先要在罵時萬萬別提起女子身上的某一部分,萬萬不要涉人生理學的範圍。罵人一罵到生理學範圍以內,底下再有什麼話都不好說了。譬如你罵某甲,千萬別提起他的令堂令妹。因為那樣一來,便無是非可言,並且你自己也不免有令堂令妹,他若回敬起來,豈非勢均力敵,半斤八兩?再者罵人的時候最好不要加入以種種難堪的名詞,稱呼起來總要客氣,即使他是極卑鄙的小人,你也不妨稱他先生,越客氣,越罵得有力量。罵時最好引用他自己的詞句,這不但可以使得他難堪,還可以減輕他對你的罵的力量。俗話少用,因為俗話一覽無遺,不若典雅古文曲折含蓄。

以退為進

兩人對罵,而自己亦有理屈之處,則於開罵伊始,特別注意,最好是毅然將自己理屈之處完全承認下來,即使道歉認錯均不妨事。先把自己理屈之處輕輕遮掩過去,然後你再重整旗鼓,著著逼人,方可無後顧之憂。即使自己沒有理屈的地方,也絕不可自行誇張,務必要謙遜不逞,把自己的位置降到一個不可再降的位置,然後罵起人來,自有一種公正光明的態度。否則你罵他一兩句,他便以你個人的事反唇相譏,一場對罵,會變成兩人私下口角,是非曲直,無從判斷。所以罵人者自己要低聲下氣,此所謂以退為進。

預設埋伏

你把這句話罵過去,你便要想想看,他將用什麼話罵回來。有眼光的罵人者,便處處留神,或是先將他要罵你的話替他說出來,或是預先安設埋伏,令他罵回來的話失去效力。他罵你的話,你替他說出來,這便等於繳了他的械一般。預先安設埋伏,便是在要攻擊你的地方,你先輕輕的安下話根,然後他罵過來就等於槍彈打在沙包上,不能中傷。

小題大做

如對手有該罵之處,而題目甚小,不值一罵,或你所知不多,不足一罵,那時你便可用小題大做的方法,來擴大目標。先用誠懇而懷疑的態度引申對方的意思,由不緊要之點引到大題目上去,處處用嚴謹的邏輯逼他說出不邏輯的話來,或是逼他說出合於邏輯而不合乎理的話來,然後你再大舉罵他,罵到體無完膚為止,而原來惹動你罵的小題目,輕輕一提便了。

遠交近攻

一個時候,隻能罵一個人,或一種人,一派人,決不宜多樹敵。所以罵人的時候,萬勿連累旁人,即使必須牽涉多人,你也要表示好意,否則回罵之聲紛至遝來,使你無所應付。

在社交中我們應盡量避免以硬碰硬,罵人還是下下策。

化敵為友

在現代社交活動中,總是無法避免地遭遇到對自己充滿敵意的人,也許因為一些莫須有的傳聞,也許因為情感、經濟等利益的衝突,也許因為對問題的主觀看法和立場不同。如果敵意隻是沉默著的一股暗流,倒容易對付,可是如果敵意以責難、汙辱甚至人身攻擊的方式爆發,我們如何應對呢?逃避當然是懦夫的行為,我們不能容忍自己的形象和尊嚴被人沾汙。但是,麵對麵的爭吵、謾罵,隻會使矛盾升級、是非混淆,造成無法收拾的惡劣後果。

麵對這樣一個人際難題,一些名人的處理技巧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他們麵對尖銳的敵意,都沒有急於一逞口舌之快,而是理智地采取暗示、幽默反諷、側麵提示等方法,把極具威脅的敵意化於無形,你剛我柔,四兩撥千斤,把萬鈞壓力消彌於無彤中。

以退為進法

阿基諾夫人競選菲律賓總統時,深得選民信賴。競選對手馬科斯不服,他在媒體上譏諷阿基諾夫人缺乏經驗,說“女人最合適的場所是臥房。”

阿基諾夫人沉穩地反唇相譏:“我承認我的確沒有經驗,我沒有馬科斯那種欺騙、說謊、盜竊或暗殺政敵的經驗。我不是獨裁者,我不會撒謊,不會舞弊,我雖然沒有經驗,但我有的是參政的誠意,選民需要的就是一個和馬科斯完全不同的領袖。”

以退為進,先承認自己在某一方麵的劣勢,然後反唇相譏,揭露對方所謂優勢的不正當性,從而反襯出自己的劣勢才是真正的優勢。阿基諾夫人麵對馬科斯充滿敵意的醜化與嘲笑並沒有直接反駁對方,而是先作出弱勢,承認自己缺乏經驗,但是,她接著又指出,馬科斯富於經驗,而經驗又是些什麼汙七八糟的東西呢?這樣,馬科斯的攻擊頓顯蒼白,優勢劣勢也在瞬間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