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創造一種氣氛,讓對方無法回絕;勿貿然行事,讓對方感到突然。求人辦事,要想讓人家痛痛快快答應,營造一種讓人痛痛快快的氣氛是十分重要的。在友好親密的氣氛下,被求的人會在感情同化中答應你的請求,替你分憂解愁。如有人為自己女兒安排工作時因一點小問題總也決定不下來,他知道有一個同事和可辦成此事,因為這事的決策者是這位同事的老同學,如讓他出馬事情便能順利一些。但是,他和這個同事關係很一般,要說這件事,他怕人家叫絕;要不找人家,女兒的工作問題還會再耽擱下去。於是他便有意識和這個同事接近。這個同事和他有一個共同的愛好——下棋,他先不跟人家談女兒工作的事,麗是先在一起共同探討棋藝。在一次下棋兩人都十分開心的氛圍下,他才向這個同事提起女兒工作受阻,同事一口答應他跟老同學說一下,後來事情很快就辦妥了。
2.要禮貌待人,讓對方樂於接受;勿自視甚高,讓對方敬而遠之。一般的人際交往中,不論職位、身份如何懸殊,都應該客客氣氣、待人以禮。如果有求於人,就更應該多些禮貌,這樣人家才能對你提出的問題給予考慮。如果有求於人又不懂得講究禮貌,人家即使有能力幫你的忙,也會因為你的自以為是而巧妙回絕。某單位一位領導求一個下屬給他辦身份證,因為他下屬的妻子就是管辦身份證的,按說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領導說過幾次,這個下屬一直顧左右而言他。領導很納悶,便問其他人。別人問領導是怎樣跟下屬說的,領導說,這有啥難說的,我就是直接對他說,回去給你愛人說給我辦個身份證。聽的人說,這就難怪人家給你不辦了。聽你這口氣好像是命令人家,可人家雖然是你的下屬,但並沒有義務給你辦這件事。而你用這種口氣“求”人家,自然難以如願了。領導一想,的確有道理,於是改變態度,笑臉相求,終於如願以償。
3.要理解對方,讓人有思考餘地;不要強人所難,意氣用事。求人辦事,一般都認為被求的人都是有條件、有能力的。但世事複雜,判斷偏頗也是常有的。有時候你覺得他能行,可他確有實際困難,那就應理解對方。如果人家明確向您表示他愛莫能助,也不一定強求人家非給你辦成不可。就是你明明知道人家能辦,可他眼下就是不願幫忙,也不必給人難堪,另想辦法。小王的老同學小張有親戚在政府部門工作。為把一位親戚從鄉下調進城裏,他便去找小張。小張見老同學相求,雖十分猶豫,但還是答應了。當小張問過他的親戚後,人家說現在暫時無法辦。小張便向小王說明情況。誰知小王立即拉下臉說:這麼一件小事你都不幫忙,你還能幹什麼?說罷便轉身走人,弄得小張很不是滋味。本來他準備說明這個情況後,幫老同學想想別的辦法,他也確實還有一個關係不錯的人,說不定能辦成這件事;但看小王是那樣的態度,他也不願再說這層關係了,他怕如果再辦不成,不知小王怎樣對待他呢。小王的這種做法,是求人時最為忌諱的。
求人辦事,就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夠強人所難,意氣用事。因為畢竟是你有求於人。隻有心平氣和、用商量的口氣,才有望取得成功;強人所能、意氣用事,吃虧的隻能是自己。
以牙還牙
在社交活動中,有的人蠻橫不講道理,如果你一再忍讓,他還得理不繞人,這時你也要來點硬的,以牙還牙,有時罵人也是必需的,但是也要講求藝術。
旁敲側擊
他偷東西,你罵他是賊;他搶東西,你罵他是盜,這是笨人。罵人必須烘托旁襯,旁敲側擊,於緊要處隻要一語便得,所謂殺人於咽喉處著刀。越要罵他,你越要原諒他,即便說些恭維話亦不為過,這樣罵法才能顯得你所罵的句句是真實確鑿,讓旁人看起來也可見得你的度量。
態度鎮靜
罵人最忌浮躁。一語不合,麵紅筋跳,暴躁如雷,此農夫罵座,潑婦罵街之術,不足以言罵人。善罵者必須態度鎮靜,行若無事。普通一般罵人,誰的聲音高便算誰占理,誰的來勢猛便算誰罵贏,惟真善罵人者,乃能避其鋒而擊其懈。你等他罵得疲倦的時候,你隻消輕輕的回敬他一句,讓他再狂吼一陣。在他暴躁不堪的時候,你不妨對他冷笑幾聲,包管你不費氣力,把他氣得死去活來,罵得他針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