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地批評別人
與人交往,難免有意見相佐、相背之時,如何指出他人的過失,不是單單指正的問題,如運用得不好,會令對方心生怨恨,從而產生抵觸情緒。
批評別人要講究藝術、注意技巧。蘇格拉底曾告誡學生:我惟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麼,就是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環境與生存方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行為,你認為別人出錯要加以批評的東西也可能是別人認為萬無一失的,所以如果你試圖批評別人一定不能直接,而要委婉而運用一些技巧,用尊重別人的審慎的方式。
要尊重別人的自尊心,不能當眾奚落、挖苦別人的錯誤。
周總理在這方麵總是本著與人為善的態度,不但對別人的缺點進行了批評而且使人心悅誠服。1952年,總理率團抵達前蘇聯,與蘇聯關於“一五”期間的援建項目進行談判。到達蘇聯後,他召集相關人員開會,逐字逐句討論修改計劃的草稿。複印前,他又再三叮囑工作人員不能有一點的差錯,可當總理拿到稿子的時候卻發現有明顯的錯誤,他並沒有立刻批評校對的同誌。第二天,在總理與工作人員共進午餐的時候,特地與這位同誌碰了杯,笑著說:“罰酒一杯吧。”既親切又嚴肅,使這位同誌內疚而又不會尷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常在我們聽到自己的長處受到讚揚的時候,再聽到批評會感到容易接受一些。美國總統柯立芝有一次批評女秘書,他是這樣說的:“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真是一位迷人的小姐。不過,希望你今後能對標點符號多注意一些,那麼你打的文件會像你的人一樣漂亮。”
對方有了缺點或犯錯誤,如果你隻是一味地加以批評,講強硬的話,比如“你怎麼這麼笨?”“你這樣做真是太不應該了”等,是不會收到預想的效果的,反而會使你的個人威信大受影響。其實,別人在做錯事的時候,心裏也會自我反省,覺得抱歉、恐慌、不知所措,此時如果你又對他大為指責,隻會使他羞愧難過,甚至從此一蹶不振,無法再樹立信心。如果換一種語氣,“從今以後,你自己要多注意,不能再犯類似的錯誤。”“我相信,如果你細心一點,一定不會再有類似的錯誤了。”這樣,對方不僅會感激你對他的信任,而且感受到你的真誠,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會小心、謹慎,修正自己。
胡拂是一位著名的飛行員,常常參加飛行表演。有一次,他在表演後回程中,飛機的兩個發動機在300米高度時突然熄火,他憑著熟練的技術使飛機安全降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著陸後,他發現是燃料加錯了導致的事故。回到機場,他見到為他加燃料的年輕人,因為自己的過失非常苦惱,淚流滿麵,他對胡拂說:“由於我的過錯,毀壞了一架價格昂貴的飛機,而且還差點使三個人送命,自己的罪過不可原諒。”胡拂並沒有指責他的失誤,而是拍著他的肩膀說:“為了向你表明我堅信你不會再這麼做,我希望你給我的F15戰鬥機提供服務。”這樣的批評不僅使這位年輕人心存感激,而且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格外的認真而不出類似的事故,收到了好的批評效果。
在社交中必要的批評與建議是不可少的,那麼我們就要更為巧妙地使用它,從而使你的社交活動更完美。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要想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就要因勢利導地使別人心悅誠服,而不是強硬地強迫別人信服你的觀點。
肖伯納的劇本《武器與人》首次公演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許多觀眾在劇終時要求肖伯納走上舞台接受觀眾們的感謝與致意,這時突然有人對他大聲喊叫:“肖伯納,你的劇本糟透了,誰要看,快收回去,停演吧!”觀眾們大吃一驚,大家以為肖伯納一定會非常氣憤,用高聲的咒罵與抗議來回應這個人的挑釁。誰知道肖伯納並沒有生氣,反而笑容滿麵地向那個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彬彬有禮地說:“我的朋友,你說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說著,他指著場內的其他觀眾說:“但可惜的是,我們兩個人能反對這麼多渴望觀看這出劇的觀眾的意見嗎?我們能禁止這劇本的演出嗎?”就隻用了這兩句話,引起了全場的一片掌聲和笑聲,在觀眾的熱烈的掌聲中,那個故意挑釁的人灰溜溜地走出了劇場。肖伯納就是利用自己的應變能力,借助觀眾的附和、喝彩和鼓掌聲,增強了自己的說服力,有力地反駁了那個人的故意挑釁,把那個人從他一個人的對立麵而變為所有觀眾的對立麵,從而增強了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