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場合,如果你是新職員就應該比其他人先說聲:“您好”。這種明快而精力充沛的寒暄,會拉近你與周圍人的距離,使你對周圍的事物盡快地熟悉起來。在走廊裏見到同事時,輕輕地點頭致意就可以了,有公司的客人在辦公室時要特別慎重行事,如果必須離開座位的話,自己應先向對方致意。如果是熟人,還得多說幾旬。下班的時候要向還在繼續工作的同事說一聲:“我先走了。”
有一位從事推銷工作,而且業績相當不錯的朋友,他的推銷絕招就是常常打電話給他的客戶,而且對方一接電話,他就立刻用很開朗的聲音問道:“最近好嗎?”結果每次客戶接電話,一聽到這句問候語時,就知道是他,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個客戶對他的印象都很好,他的業績當然也會好啦。
又比如“老劉,新外套真氣派呀!”“呀,這件大衣穿在你身上,真是帥極了!”這樣說話不僅使人感受到了別人的關注,而且也拉近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
寒暄的內容十分廣泛,可以包括天氣、身體、愛好、工作等等,但是其具體內容必須要有所選擇,話題必須自然,如果你同陌生人寒暄,可以以對方的口音、籍貫等開始。知道了對方的籍貫以後,話題也就有了,北京的可以談談故宮、長城,天津的可以聊聊狗不理等等。如果湊巧是老鄉那就更好了,可以從家鄉引出更多的話題。要注意多多尋找共同語言,以求得心理上的共鳴。比如,你初次到領導家做客,大家難免都有一點拘謹,可以巧妙地以主人家的家具為題,引發對方交談的興趣。
同時要注意因人而異,不要對每個人都是同一種說法,同時要適度,過多溢美之詞會給人以虛偽客套的感覺。
要在與別人相遇的瞬間,迅速培養自己愉快的情緒,爭取主動,使對方從你的言行反映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使其受到尊重的滿足。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別人產生被輕視的感覺。對於初次見麵寒暄一般需要有兩三句話。但是熟人之間,如果常見麵,隻要一句話、一個招呼、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就可以了。
寒暄不僅能給不快的人以安慰,給憂愁的人帶來關懷,還能給沉悶的人帶來快樂,給親友以幸福,從而使你的社交活動達到好的效果。
吉言美語,如沐春風
真誠地讚美別人,會使你獲得更多的成功。喜歡讚美是人的天性,如果一個人的長處得到別人的肯定,自我價值得到確認,就會在心裏產生心理認同感。產生認同感、親和感是別人接受你的前提。
法國總統戴高樂1960年訪問美國,為了歡迎他,在尼克鬆安排的歡迎宴會上,尼克鬆的夫人費了很大的心思,布置了一個非常華美的鮮花展台,在一個馬蹄形的桌子中央,主人用色彩鮮豔的鮮花襯托著一個精致的噴泉。戴高樂將軍由衷地稱讚道:“女主人為舉行一次正式宴會要花很多時間來進行這麼漂亮、雅致的計劃和布置,真是感謝呀。”尼克鬆夫人聽後,非常驚訝和高興,她說:“大多數來訪的大人物要麼不加注意,要麼不屑為此稱讚女主人,而他總是想到和講到別人,讓人非常感動。”在以後的歲月中,不論兩國之間發生什麼事,尼克鬆夫人對戴高樂將軍始終保持非常好的評價。真誠地讚美別人引以為榮的事情,可以使你更好的與對方相處。
但是讚美也要講究方法,要抓住事物的實質,讓別人聽起來覺得中肯、實在,而不是阿諛逢迎。美國管理學家查爾斯·施瓦布曾這樣說過:“我認為我所擁有的最大財富是我能夠激起人們極大的熱誠。要激起人們心目中最美好的東西,那就是真誠地讚揚別人。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交往中,我在世界各地見到過許多偉人和普通人,我仍然要去尋找、發現每一個人,不管他的身份多高、多重要,他在讚揚麵前總比在批評麵前工作更好,花費的精力更小。”他的秘訣就是不斷地發現和稱讚別人,讚美可以促使別人奮發向上,是前進的動力,滿足別人的榮譽感,使人終身難忘。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也曾經說過:“一句好的讚美語言,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一個月。”說一句簡單的讚美的詞,實在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隻要你願意並且留心觀察,每個人處處有值得讚美的地方,恰當地說出來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