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社交中的語言技巧(6)(2 / 3)

很多被盛讚包圍的名人,常常利用諸如自嘲自貶或強調外因的謙虛藝術去取悅別人,他們從不刻意抹煞自己的才能。

在《編輯部的故事》熱播之後,葛優大紅大紫,成為中國影視界最富票房號召力的明星。麵對成績和讚譽,葛優並沒有沾沽自喜,也不想當“葛大爺”或“醜星”。一次,葛優出席《上一當》的電影首映式,一位記者采訪他:“正是因為好多女性看中了你的幽默和瀟灑,才覺得你是夠檔次的爺們兒。現在市麵上的女同胞都親切地叫你醜星‘葛大爺’。”葛優聽罷忙說:“不敢,別這樣稱呼,讓我折壽。雖然頭上禿了點,還算個瀟灑青年,再說,觀眾是上帝呀,咱不能把輩份顛倒了。若是‘上帝’經常來電影院歡度時光,那我情願喊他們‘大爺’……我稱不上‘醜星’,也不想當什麼‘明星’。那玩藝兒晚上還有點兒亮,到白天就看不見了。”

“幽默是智力過剩的表現”,以自嘲的方式自謙,容易營造輕鬆的交際氛圍,不但不會在事實上貶損自己,而且能夠充分展示自己在智力上的優勢,令對方刮目相看。

葛優非常明白一個道理,追逐在他身邊堆滿笑容的這些娛樂記者,無異於一顆顆不知何時就會引爆的人際地雷,所以在答記者問時,他采用了幽默詼諧的自謙,比較符合其在熒屏上的形象,延續了他在電視劇中帶給觀眾的風趣印象,令在場的娛樂記者倍感親切。此外,葛優這一番話充分顯示了他的機智與才華,讓記者和觀眾在感到親切之餘,又不由生出敬重之情。

換位假設

美藉華人靳羽西女士曾到某電視台參加一個頒獎盛典,當主持人請靳女士上台時,觀眾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主持人熱情地說:“非常歡迎你,靳羽西女士。不少朋友都知道靳羽西女士是著名的電視製片人、主持人、電台記者、專欄作家、客座教授,還是個成功的企業家、社會活動家,我有沒有報漏了?”靳羽西聽罷笑著擺了擺手,“我跟你說,你的年紀越大頭銜就越多,你的頭銜越多呢,你的機會可能也就越多。”靳羽西是全球極富影響力的華裔女性,麵對主持人的盛讚,她絲毫未提及個人的因素,反而強調“年紀大了頭銜自然會多”,並指出假若主持人擁有和自己一樣的年齡、資曆上的優勢,也一樣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成就。一席毫不誇張又很有誠意的話,一下子拉近了她和觀眾的心理距離,使現場氣氛變得異常融洽。

強調運氣

金庸在談及自己對一些重大曆史事件的準確預測時這樣說道:“其實重要的預見也並不多。我在‘文革’開始之後,推斷將來毛澤東和林彪之間一定會有鬥爭,寫了社論《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當年中國對越南交戰,我曾預測中國占領若幹土地、對越南當局給予教訓後必定撤退,對於進軍到何地為止,何時撤兵,都有大膽預測,結果幸而言中。對於香港的前途,我比較重要的一個推測,是中國當局會決定收回香港,大概會在收回的日期之前十五年左右正式宣布,同時並宣布香港現狀今後不變。事實是,中國政府的確於1982年宣布,定於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恰好是相隔十五年。這些我決不敢自負,隻是運氣好,恰好碰中了而已。”

機遇隻垂青有準備的頭腦,不努力做充分的準備,運氣也就不會光臨或光臨了也會很快流走,這是運氣背後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常常看不到這些背後的支配因素,在遇到挫折時還是習慣於把原因歸之於“運氣太差”。既然這種心理普遍存在,那麼我們在表達謙虛時,也不妨把個人成績較多地歸於“運氣好”,以此來調整對方的不平衡心態。

金庸之所以能夠對許多重大事件做出驚人的準確的預測,一方麵得益於科學的分析、曆史的借鑒,另一方麵也與他本人敏銳的洞察力分不開。但是,金庸並沒有太多提及以上這些因素,隻提預測的結果,不談預測的過程,故意引導人們忽略背後的決定因素,而把一切都歸於運氣好,恰到好處地運用了謙虛,從而在人際交往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節製

社交中,在握手微笑的同時,自然少不了寒暄,這也是日常接觸中最初的語言交流。寒暄的語言一般是“見到你真高興”,“一路辛苦”,“今天的天氣真好”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旦碰到別人和我們打招呼就會有一種被人尊重的感覺,而微笑的笑臉會在彼此心裏留下一個相當深刻的印象。

善於打招呼的人,會給人留下心胸寬廣,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覺。相反,如果無論是見到熟人或者是陌生人,都不能親切的寒暄上幾句,就會給人不夠開朗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