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別人講話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應該注意正確挑選與講話者的相對位置。一般來說,一個人在講話的時候,眼前8到12米的範圍內是他經常注意的地方,這個範圍是使他眼部保持輕鬆的空間,注意不要背對講話者或者坐在講話者的背後。其次,切忌在對方講話的時候交頭接耳、左顧右盼。否則會給人留下缺乏修養的印象,不要打盹、睡覺,除非你想表示對他的蔑視。第三,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坐姿應該端正。目光大多數時間集中在講話者的鼻梁一帶,如果你與講話者相距很近,一定注意不要緊緊盯著他的目光,那會使人覺得緊張,會分散他的注意力。第四,不時地微微點頭,表示你很讚成他的觀點。在你覺得他的話有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搖頭表示反對,更不能用斜視表示對他的話題不屑。最好是表現出思考的樣子,使他覺得你在盡力去理解他的看法。第五,就是要真正用心去聽,你可以不讚成他的觀點,但千萬不要心不在焉,如果你不打算認真聽,還不如不到場,既然來了就應該專注,有時你也可以舉手(在聽眾較多的時候)或說“對不起,我可以提個問題嗎?”(在人數較少的場合)表示自己的疑問或異議。
沉默是金
不要遺憾沒有說出來,閉上嘴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個傻子比張開嘴什麼都說要好。不要裝做什麼都懂,真正聰明的人從不猶猶豫豫地說“我不知道”。說話隨便的人容易說得太多,有時造成不謹慎。另一方麵,總是保持沉默的人也不是大家所喜歡的。在談話中,中間的路總是最好的,正如很多事情一樣。要知道什麼時候該聽別人講話,也要知道什麼時候該輪到自己講話了。不要重複講自己,不管是一遍又一遍地講同一個故事,還是講那些聽起來有趣的細節。很多事情簡單地講述或第一次講都很有趣,但沒有任何事是值得重講的。
要學會說話的時候適當的閉嘴,“停頓”是一種需要掌握的技巧。有意識的停頓,不僅使講話層次分明,還能突出重點,吸引聽話人的注意力。適當的停頓,能夠使聽的人明白你所講的內容分為幾個段落,大概有幾個意思,前後是不是互相照應。隻有條理清楚的講話,才具有說服力,表現出很強的邏輯性,使別人佩服你的口才。如果不懂得適時的停頓,滔滔不絕地一直講下去,會使人產生一種急促感,對你的講話也就“不知所雲”了。
那麼什麼時候需要停頓呢?當我們轉換語言,承上啟下,或提出重點,總結中心思想的時候,就需要停頓,而停頓的時間按具體情況處理,短則兩三秒鍾,長不超過十秒為宜。
此外,如果你想表達出蘊藏在內心的激情,講話就應該有抑揚頓挫,所以停頓並不僅限於聲音的停頓,還可以配合動作、手勢進行。例如:低頭沉思、雙手握拳、作激動狀,說到關鍵處,雙目凝視,深深地歎息。緊皺眉頭,做痛苦狀,抬頭仰望天。要自然、逼真,以免使別人誤會你是在故做驚人之狀。
人們常說“沉默是金”,人的語言是其行動的影子,我們常常會因為話語太多而傷人。言語傷人勝於刀槍,刀傷易愈,舌傷難痊。一個會適當沉默的人遠比一個喋喋不休的人更受歡迎,否則就像一個漏水的船,每個乘客都會逃離。有道德的人決不泛言;有信義的人必不多言;有才謀的人不必多言。我們說話也要適量,沒有把握的事情不要亂開口,尤其當有陌生人,或比我們有經驗和更多了解事情真相的人在座時,就更不要多說。因為我們多說了,就是不打自招,揭露了自己的弱點,失去了一個獲得智慧和經驗的機會。
說話要注意技巧
在社交活動中,我們不妨運用一些說話的小技巧,往往可以起到提高社交效果的作用。
用數字說話,數字是一種語言符號,一種語言信息。幹巴巴的數字,一般不容易引起對方的興趣,但給對方的印象卻是深刻的,因為它可以增強說服性。要注意將換算的數字形象化,使那些難於感知和認識的數字更加生動,其次是要注意數字的準確性和可信性,切不可因誤差過大而讓對方難以接受,再次,形象化的事物是對方所了解和熟悉的,要使數字在對方頭腦中立即形成鮮明的形象。
戰國時,魏王打算修築一座聳入雲天的台壇,許官背著畚箕,手持鐵鍁進宮,對魏王說:“聽說大王打算修建中天台,我雖然沒有力,卻能為修築中天台出主意。”魏王高興地說:“你有什麼建議?說出來聽聽。”許官說:“我聽說天與地相距15000裏,現在大王按天地距離一半的尺度來計算,就該建起一座7500裏高的台了。高是如此,它的基礎必須是方圓8000裏,把大王全國的土地全用上,還不足做中天台的台基。古時堯舜分封諸侯,土地方圓5000裏。大王一定要修建此中天台,得先用兵討伐諸侯,占有他們的全部土地,這還不夠,還得討伐四周邊鄙之地,才能得方圓8000裏土地,這才足夠作台基。聚集眾多的建材,征召眾多的工人,消耗倉庫中儲備的糧食,數目要以數億萬來計算。另外還得在方圓8000裏以外的土地上,有種植莊稼的田地,才能供給修中天台的人食用,而且修台的條件齊備,才能動工。”魏王於是放棄了修中天台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