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成人之惡
社會是一個大群體,個人是群體中的一分子。彼此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社會才能進步,要幫助別人成其好事,製止別人做壞事。
每個人的成功,都需要別人的扶助。正如《論語·顏淵》篇中說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成人之美,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是助人為樂、利人利眾的仁義表現。
仁者愛人,寬則得眾。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沒有感情便沒有人性的出發點。
古代有很多成人之美的義舉。《水滸》裏的武鬆,不平於蔣門神霸占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行俠仗義,挺身而出“醉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西廂記》裏的紅娘,同情和促成張生與鶯鶯的愛戀,事發被拷,仍仗義執言,使有情人終成眷屬。電影《升官記》裏的徐九經,秉公斷案,不媚權貴,終使倩娘嫁得意中人。盡管丟了烏紗帽,但他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在成全了別人的同時也成全了自己的名節,受到人們的敬重。
成人之美的事,在當今的社會到處都有。當自己的幸福以別人的痛苦為前提時,他們都自願地放棄自己的幸福,這就是他們的高尚精神所在。
主動支援一時經濟拮據的友人,使其免除後顧之憂;盡力幫助友人掌握知識,使其早日榜上有名等等,總而言之,凡是好事情,好願望,你伸出熱情之手,予以大力幫助,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說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為,都是得人心,受歡迎的。
助人為樂,濟人危難,這種成人之美是人最美好的思想感情。在這個相互依存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霍桑在創作《紅字》之前,隻是一個海關工作人員。有一天,他的工作丟了,當他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妻子蘇菲亞時,妻子卻高興地說:“現在,你可以寫作了!”“不錯,”霍桑說,“可是我寫作時,我們怎樣維生?”蘇菲亞打開抽屜,拿出一堆錢來。“錢從哪裏來的?”他嚷道。“我知道你是天才,”她回答道,“我知道有朝一日你會寫出一本名著來,所以我每周從家用中省下一筆錢,這些錢足夠我們用一年的。”
由於蘇菲亞的幫助,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本小說——《紅字》在霍桑手中誕生了。霍桑後來說:“人與人之間的互助是絕對重要的,可以關係到一個人是凡人,還是巨人。我感謝我的妻子,沒有她的無私幫助,我就不會成功。因此,我把我的成功獻給我的妻子,她應該受到我的尊敬。我會愛她一輩子。”
由此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做人之本:幫助別人成功,是追求個人成功最保險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能力幫助別人,一個能夠為別人付出時間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如果一個人頂尖的成就讓你感到有自己的一份。你能夠說:“是我讓他有今天。”這將是你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助人利自己
美國加州有一種紅杉樹,它的高度大約是90米,相當於30層樓那麼高。一般來說,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應紮得越深。紅杉的根卻隻是淺淺地浮在地麵。
理論上,根紮得不夠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隻要一陣大風,就能將它連根拔起,紅杉又如何能長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倒呢?這裏自然有紅杉的生存原理。紅杉一大片在一起生長,從來都是個整體。自然界中再大的颶風,也無法撼動幾千株根部緊密連結,占地超過上千公頃的紅杉林。除非颶風強到足以將整塊地掀起,否則再也沒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動搖紅杉分毫。
紅杉的生存原理提供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成功不能隻靠自己的強大。成功需要依靠別人,隻有幫助更多人成功,你自己才能更成功。
範仲淹是一位充滿人格魅力的宋代英傑,除了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支配著他一生的行動外,他還樂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範仲淹在睢陽做學官時,經常以自己的薪俸資助窮苦的讀書人。曾有個孫秀才,特意來請求他接見,範仲淹很關心他,見過以後送給他十千銅錢。
第二年,這位孫秀才又來了,範仲淹又贈給了十千銅錢。範仲淹問他:“你這樣辛苦地來回跑路,究竟為什麼?”孫秀才悲傷地回答:“因為我沒有辦法養活老母親,隻好這樣奔波,來求得一些幫助。倘若我每天能有一百銅錢的收入,就足夠維持生活了。”
範仲淹說:“我看你不是一個專門向人乞討混日子的人。這樣辛苦奔波能得到多少資助?我替你補一個學職,每月有三千的薪俸可供衣食之需。但有這安排以後,你能安心在學業上下功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