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情緒社交一敗塗地(2)(2 / 3)

現在就把自己的思考方向改變一下。你精神緊張是因為有項龐大工作必須在星期五完成,而你打算在星期六和朋友一起去買東西。那麼就把自己的心情的焦點由“星期五的工作”轉為“星期六的尋樂”,這樣你的興奮點就轉移了,身上似乎充滿了幹勁。

你應該學習這種方法,把各種不良的情緒轉化為積極解決難題的態度。要是你開會時總怕自己會說錯話,那麼就在開會之前整理思路或打篇草稿,專心聽別人講話,從他的語言中提取對自己有利的信息,也可以抽空想一些能分散你緊張情緒的事情。

鼓起勇氣

隻要消極的想法一出現,你就應該用一句“停止”的口令,把它打消。當然,叫停很容易辦得到,但實際上做起來可並不那麼簡單。你必須堅毅果敢,才能奏效。

林曉二十多歲,在一家大公司擔任行政主管,工作勤奮。由於小時候母親過世,林曉由父親撫養成人。盡管父子倆相處得很融洽,但他父親對他事事嗬護備至,給林曉填了滿腦子的憂患意識。以至於林曉現在凡事都要憂慮一番。

他很傾慕同部門的一位女同事,想和她約會。但他的疑慮使他躊躇不前:“跟同事約會是不大好的”,或“要是她不答應,那多難為情”。後來林曉遏止了內心的憂慮,鼓起勇氣向她提出約會,她說:“林曉,為什麼你等那麼久才來約我?”

不言而喻,他成功了。

先擱一邊

不知道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體驗:每天晚上,你躺在床上總是睡不著,思潮起伏:“我對孩子是不是太嚴苛?”“客戶打來的電話我回了沒有?”最後,你實在忍受不住了,幹脆不去想令人心煩的事,而是回想和孩子在動物園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刻。你記得她對著猩猩大笑的樣子,不久你的腦海裏全是些美麗回憶,你很快進入了夢鄉。

生活競爭中的真正成功者們,具有現實的自我情緒控製力,他們客觀地尋求生活中的意義,珍惜每一分鍾,把每一分鍾看作是自己的最後時刻,從而經常地去尋求更為美好的東西,不會把一點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對付各種不良情緒上。他們具有贏得別人愛戴和尊重的品質,關鍵在於他們總是善於把自己塑造得堅強不屈,富有韌性。這就是他們具有良好的情緒控製力的結果。成功並不意味勝利了就把對手踩在腳下,而是戰勝自己的消極,用積極的行動向前邁步,讓自己擁有自信、進取的人生。

歌壇天王劉德華有首有趣的歌曲《馬桶》,其中唱到:

“每一個馬桶都是英雄,隻要一個按鈕,它會衝去你所有煩憂。你有多少苦痛,你有多少失落,它會幫你全部都帶走。”所以當我們麵對剪不斷、理還亂的不愉快情緒時,必須幹脆利落地把它全部衝得幹幹淨淨,才能維持“心理衛生”。“人”總不會輸給“馬桶”吧!

勿被情緒擺布

許多人之所以做事時能取得驕人成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無心決定任何事情的時候,他們擔心將來會陷入困境的時候,他們害怕將來會遭受巨大損失的時候,或擔心將來會遭遇財政危機的時候——就是在這些不宜做出決定的時候,他們絕不草率地在一些重要事情上做出決定。在這種情形之下做事絕不可能將事情辦好。他們的智慧、清晰的思緒……一切的一切,都讓情緒破壞掉了。

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頭腦通常都很冷靜,但是,一旦他們沮喪、鬱悶時,他們的頭腦就陰雲密布,糊裏糊塗而不能冷靜、清晰積極地思維,在此種心境下魯莽從事,就會幹出一些最愚蠢的事情來。

在被情緒紛擾,難以決定重大事情的時候你應該立即中止這種狀態,應當以相反的思維或心情來整治它。比如想像你已經心平氣和、鎮定自若。務必控製住自己,使自己的心態平和,然後你才能頭腦冷靜,明智地把事情辦好。但是,在心亂如麻、憂慮、焦躁不安時,絕不要從事一些重要的事情。

絕大多數人是他們自己最頑固的敵人。我們的那些有害的不良想法和不好的情緒無時無刻不在“破壞”我們的快樂生活。所有事情都取決於我們的勇氣,取決於我們對自己的信心,取決於我們是否有一個樂觀和滿懷憧憬的信念。然而,每當遇有不順心之事時,每當我們情緒低落或經曆不愉快之事時,每當我們遇到損失或不幸時,我們總是讓這些令人泄氣的想法和懷疑、憂慮、沮喪情緒,像瓷器店裏的公牛一樣,腐蝕我們的頭腦,使我們也許經過多年的努力才獲得的工作成果毀於一旦,我們隻得重新開始。而早知如此,我們當初又何必給這些壞情緒得以滋生蔓延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