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間的默契是高級染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在個性、為人處世、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方麵對朋友具有很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人類思想史上,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演奏出來的一曲雄壯的動聽的友誼協奏曲,可以說是兩位導師在長期的共同合作中,彼此的思想相互同化為一個更偉大的思想後,才為人類誕生一部完整輝煌的《資本論》。列寧說:“的確,這兩卷《資本論》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人的著作。”當馬克思溘然長逝時,恩格斯毅然放下自己籌備七年之久的《自然辯證法》的寫作,全力以赴整理馬克思的遺作,繼續完成《資本論》的寫作與出版工作。倘若他們的思想不是在默契的友誼中相互影響,恩格斯不要說續寫完《資本論》,就是閱讀它也可能會像其他人一樣視其為經典、指路的燈塔。
柯切托夫說:“如果你周圍是一群鷹的話,那麼你自己也會成為一隻鷹;如果你在一群山雀中間的話,那麼你就看不到海闊天空。”可見,要想考察一個人,隻要了解一下與他默契相處的幾位朋友就可以了。
朋友間的默契是才智的催化劑——啟迪思維,增進智慧。默契不僅能使人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世界而進入和風細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這不僅是因為彼此的思想交流可以使你的混亂思維“雲開霧散”,而且是任何一種輕描淡寫的開導,都能成為你撞擊智慧火花的燧石,激發你的創造靈感,使你對事物的認識茅塞頓開,觸類旁通。偉大的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立者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誕生就是朋友闖默契作用的結晶。1842年,當達爾文有了某種思想萌芽而遲疑不決時,他的良師益友地質學家賴爾和植物學家虎克,在思想方法和學術方向上對達爾文給予了很大的啟發和引導。賴爾非常著急地勸達爾文加緊收集材料,當達爾文的成果凝結成為理論體係時,他倆又及時提出修改的意見。
可以這樣斷言,達爾文的進化論的誕生,沒有朋友間默契作用做推動力,也許華萊士早已取代了他今天在世界科學發明史上的位置。所以與朋友在一種默契的氛圍中相處一小時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思維開闊,才思敏捷穎悟。
朋友間的默契是人生的蠟燭——犧牲自己,照亮別人。每個人的周圍都會有一群形形色色的朋友。然而,能在你最需要他(她)時助一臂之力,甚至為你付出重大代價的能有幾人?各自不言自明。朋友是社交關係的外化,默契是彼此心途暢通,情感交融的靈犀,惟有朋友間的默契才能拍攝出兩個獨立自我之間相互和諧,相互提攜,相互融洽,相互引領,賦予自我犧牲精神的全景。
朋友間的默契是人生不幸時的“119”。友誼不是負擔,默契的朋友卻願熱忱、竭盡全力地分擔彼此麵臨不幸的重負;我們總是喜歡聽好消息,默契的朋友卻更願搜尋來自友人那兒的壞消息。怪哉!見怪不怪!默契已使彼此體察到掩蓋在笑容後麵的不幸。因為,情感契合越深,越是在友人麵前善於克製自‘己的真實情感,而他的內心深處卻仍然希望友人能夠與他同舟共濟,幫助他渡過難關。甘願成為朋友不幸時的“119”,會使我們更加關心友人的一切,並使這種關心更加純潔。
不可傷朋友的心
尊重就是,人們對一個人品性、才識所作的肯定和讚譽,以及由於這種肯定和讚譽而生發的不可輕慢的情感。尊重是一種對他人的寬容,是一種微笑的大度。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說明他的修養不夠。
經典上說:“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這句話的意思是:施怨不在於深淺,而在於是否傷害了別人的心。這句話道出了交友之道的微妙。
有時候,一個人若破了點財,丟失了一些金錢,尚還無關緊要,而一旦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挫傷,則無法預測他的行為了。金錢上的損失猶可補償,而心靈受到的傷害,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痊愈的。或許,當你說出了一句話,本身並沒有存心傷人的意思,但是這句話在別人聽來,是那樣的刺耳,他聽後,仿佛要瘋狂。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說不定你會為自己樹立一個敵人,與親密的朋友分道揚鑣。
中山是戰國時代的小國,一次,國君設宴款待國內的名士,正巧羊羹不夠,無法讓全場的人都喝到。司馬子期因沒喝到羊羹而懷恨在心,他跑到楚國,用計勸楚王攻打中山。楚是強國,中山輕而易舉被攻破。國君外逃時,發現有兩人拿著武器一路保護他,他問這兩個人來幹什麼,二人答道:“我父親因您賜他一盤食物而免於餓死,他去世前叮囑,要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報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