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心平氣和,廣交朋友(4)(3 / 3)

所謂的“朋友真情”、“哥們義氣”,不僅是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鎖,更容易使人墮落。“哥們義氣”,害人害已。

君子周而不比

朋友是巨大的財富。這筆財富無法用金錢來衡量。金錢這件事,實在是交友的大敵。

培根在《論人生》中對友情曾做過精辟的論述:“友誼在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友情,生活就不會有悅耳的和音。在沒有友誼和仁愛的人群中生活,那種苦悶正猶如一句古代拉丁諺語所說:‘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曠野’。人們的麵目淡如一張圖案,人們的語言則不過是一片噪音”;“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是一片繁華的沙漠。因此那種樂於孤獨的人,其性格不是屬於人而是屬於獸的”。

我們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之道。“君子”是國人的理想形象,如同英國的“紳士”。“淡如水”是相互間保持一定距離,講究原則。

《論語》解釋“君子之交”,即所謂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亦君子之間雖講究和睦、調和,但是,允許有不同的意見,遇到問題,大家可以開誠布公,坦誠相見,目的是為了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問題解決了,皆大歡喜,相互間不虛偽,不猜忌,這樣的友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相反,“小人同而不和”,表麵上一團和氣,無原則地相互遷就,實在於內心各揣心腹事、離心離德,這樣的友誼不能長久。

《論語》還有一種說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對人表示真正的友好,但不袒護你的缺點;而小人無原則地偏袒“友人”,實則缺乏真正的友好情誼。

南梁時期劉竣,字孝標。他模仿朱穆的《絕交論》作了一篇《廣絕交論》稱:“人世間結交有因權勢而相交,因賄賂而相交,因說話相投而相交,因雙方都貧窮而相交,因度量都寬宏而相交。”

《文中子·禮樂篇》中說:“為權勢相結交成朋友的,勢力沒有了,交情也就斷絕了;因利益而結成朋友的,利益沒有了,交情也就淡忘了。君子不與這類的人結交。”

《說苑·敬慎篇》中說:“始終如一地保持慎重,這樣的朋友才能長久。”

廉頗被免官回歸故鄉時,門下的賓客都走光了,等他重新做官時,賓客都回來了。廉頗說:“你們不是都走了嗎?”賓客說:“唉,您怎麼這才看出來?當今天下結交朋友,如同做生意。你有權有勢,就跟著;你無權無勢,就離開。世道本來就是如此,您怎麼這樣氣憤呢?”市道之交,如同市場上、路邊上做買賣生意的人,交易做完了就各行其路,哪裏會有長久之理?

怎樣處理人際關係,怎樣應付朋友間的交往,是困擾現代人的大問題。有人為了照顧工作而疏忽了人際關係;也有人側重與朋友的交往,而又影響了自己的工作,二者總是協調不好。奔波於家庭、事業與朋友之間,煩惱多,包袱重。這種情況下,你不妨使用“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秘訣,去消除你的煩惱,卸下你的包袱吧!

朋友間的默契

最好的朋友就是那種不用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相通的人。同呼吸,共命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體,是最動人的。

友誼,是在心和心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默契,是心與心相互契合。朋友之間相處得非常投緣謂之“心心相印”,“心有靈犀一點通”。

朋友間的默契是現代生活中彼此最大的精神享受——激勵鬥誌,淨化靈魂。它擺脫了麻木、冷漠、自餒、狡詐、罪孽……的肆虐,生命升騰著金燦燦的烈焰,精神閃爍著光亮的火花。它誘惑人,吸引人,感化人,陶冶人。它不但激勵你的鬥誌,鼓舞你的力量,更淨化你的靈魂,正如李白在《扶風豪士歌》中寫的:“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朋友間的默契可以產生移山倒海之力。

朋友間的默契是情緒的興奮劑——溫馨情感,消融憂愁。它有著一種極為普遍的作用:如果你把快樂帶給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份快樂;如果你把憂愁分給一個朋友,你將會被瓦解掉一半的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