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擁有無限發達的信息,就擁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信息來自一個人的情報站,換句話說,生意人最重要的情報來源是“人”。對他們來說,“人的情報”無疑比“鉛字情報”重要得多。越是一流的經營人才,越重視這種“人的情報”,這種情報也就越能夠為自己的發展帶來方便。
千裏馬遇伯樂是一種好命運
古今中外,在男人的成功曆程中,總有一些至關重要的人物在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一個男人要想取得某種成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而這些條件的客觀方麵卻往往掌握在別人的手中。接受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就像一顆優良的種子不拒絕一塊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勢必會加速一個男人的成功,有時甚至決定著一個男人的命運。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的成長經曆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單田芳是一位深受廣大聽眾喜歡的評書藝術家。調查統計表明,他在海內外的聽眾已達6億之眾,這確實令人驚歎。單田芳走上評書事業的道路與他善於接受別人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單田芳出生在一個評書世家。在舊社會,這是一個卑賤的職業。為此,單田芳的父母痛下決心,決定改換門庭,想靠讀書興旺後人。
1953年,單田芳順利地考入了大學。這時,風華正茂的他卻患上了嚴重的痔瘡,先後動了三次手術,耽誤了許多功課,怎麼辦?單田芳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懊惱之中。
這一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四個年頭,新國家的誕生也產生了人的觀念和地位的巨大轉變。曲藝演員在當時不僅收入豐厚,而且社會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單田芳的母親王香桂就曾相繼受到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於是,單田芳的父母重又萌動了栽培他學藝的念頭,並動員了評書界的幾位前輩,每日以理曉之,以情動之。
雖然單田芳當時並未料到他將會有輝煌的未來,但鑒於形勢,他還是明智地聽從了勸告,改弦易轍,並於1954年正式拜著名評書藝人李慶海為師,走上了從藝之路。不久,便聲名遠揚。“文革”開始後,率真耿直的單田芳因說真話而受到批鬥,造反派的毒打打碎了他滿嘴的牙,極度的氣憤毀壞了單田芳的嗓音,以至於文革結束時,單田芳已不得不麵臨再次改行的問題。
然而,命運又給了他一次絕處逢生的機會。20世紀80年代初,著名女評書演員劉蘭芳的一炮走紅使得鞍山曲藝團的領導想到了單田芳。在他們的幫助下,單田芳很快被送進醫院,經過手術他終於發出了現在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沙啞的聲音。
由此可見,在事業上,我們對能夠提攜、幫助自己發展事業的人常稱之為“貴人”。除非你的運氣差到極點,否則,在你的一生中,總會碰到幾個貴人。例如,你在工作中一直不是很順利,表現不佳,心灰意冷之餘,你開始想打退堂鼓。你的一位上司卻在這時候推了你一把,設法幫助你跨過了門檻,重燃你的鬥誌。有句話說“七分努力,三分機遇”。我們一直相信“愛拚才會贏”。但偏偏有些人是拚了也不見得贏,關鍵在於缺少貴人相助。
現代社會所認為的“貴人”,並不僅僅是指那些名門望族、權重勢強的權貴之人,而在內涵上加以擴大發展,通常是指在事業上實力比你強且能幫助你發展的人。
有了貴人相助,的確對個人的事業有助益。有一份調查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級以上的主管,有90%都受過栽培;至於做到總經理的,有80%遇過貴人;自當創業老板的,竟然100%都曾被不同等級、不同領域、不同身份的貴人提攜與扶助過。不論在何種行業,“老馬帶路”向來是傳統。目的不外乎是想栽培後進,儲備接棒人才。這些例子在運動界、藝術表演界、政治界頗多。
沒有貴人比較難成氣候,但若要被貴人“相中”,首要條件還在於你究竟有沒有憑借貴人發展的基本能力。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你一無所長,卻僥幸得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保證後麵一堆人在等著看你的笑話。畢竟,千裏馬的表現好壞與否,代表伯樂的識人之力。
有大能人保駕,男人做事更順手男人在創業時期,因為自己的力量太小太弱,一旦出現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隻有關門大吉,但是如果此時有貴人相助,你的命運就會不一樣了,同樣的問題對他來說可能是小菜一碟,他可以輕而易舉地幫你掃清障礙,使你快速成長起來。
香港中信泰富集團的榮智健,1995年底個人所持股份市值為25.2億港元,而他的私人資產,有人估計約50億港元。榮智健是改革開放以後才在香港辦企業的,他憑什麼能使企業發展如此之快?有人說他是利用了政治上的優勢,也有人說他靠的是自己善於經營。不管有多少原因,有一點是肯定的,他曾得到過華資巨富李嘉誠與郭鶴年等人的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