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遇貴人、有幫手的男人最命好(3)(1 / 2)

比爾·蓋茨有錢有事業有愛情,任何男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他都擁有了,可謂是一個最好命的男人。但是在蓋茨創業的奇跡中,自始至終都閃耀著貴人的光芒。蓋茨的貴人就是他的合作者艾倫。

蓋茨和艾倫創立他們的交通數據公司時,他們擁有的產品是一種用來計算汽車流量的機器。他倆湊了360美元買了一台英特爾公司的8008處理機,並用延期付款的辦法聘請了一位工程師,來幫助設計硬件。而他們開發的軟件則通過橫穿馬路的橡皮管子更科學地統計出交通流量。這個係統配有一種16個打孔的紙帶,功能是原來用於老式電傳打字機8孔紙帶寬度的兩倍。每次汽車通過橡皮管,機器就以2進製的兩個數字“0”和“1”把車次的記錄打在紙帶上,這些數字反映了時間和流量。

軟件雖然簡單,但是有助於確定最佳的交通管理方法,安排交通紅綠燈的時間長短等等。蓋茨通過父母的關係,找到了一位主管交通的市政官員,向他推銷自己的產品。於是西雅圖街頭的交通控製係統,用上了他們設計的軟件。這一次,交通數據公司大約盈利2萬美元。

隨後艾倫開始了在各州巡回推銷這套軟件,甚至一度還到加拿大等國進行推銷,但是由於缺少可靠的社會關係,產品的推廣一直沒有成效。反倒是蓋茨通過父母所作的努力既省事,又有現金入賬。當時沒有多少人知道設計者是兩個少年。“這並不重要。”蓋茨說,“重要的是我的成果能夠得到真正的應用。”

蓋茨在後來成立自己第2家公司進行課表編排程序的開發時,仍然延續了通過社會關係開展業務的老路子。他們第一單業務是本校的課表編排;而第二單生意則是通過他姐姐的關係聯係上的。這次是為華盛頓大學實驗學院設計一套學籍管理軟件。他這筆生意是與華盛頓大學學生管理協會洽談的,正好他的姐姐克裏斯蒂娜是該協會成員之一。可惜的是,學校的報社了解到她的弟弟是該項設計的承接人後,便指責管理協會以權謀私。

結果,蓋茨隻從這項設計中賺得很少的錢,大約隻有500美元。真可謂“沒吃到羊肉,反惹了一身騷”。

當蓋茨創立微軟公司時,他仍然隻是一個無名小卒,他還是位在大學讀書的學生,沒有太多的人脈資源。但是還是簽到了公司的第一份大合約,這份合約是跟當時全世界第一強電腦公司IBM簽的。

當時的IBM已經是業內的巨人,誰能攀上這個高枝,意味著就將成為業內的翹楚。1973年,卡裏出任IBM總裁後,大膽地決定從事個人計算機研製開發。為了在操作係統上獲得支持,IBM於是給蓋茨打電話,引起了蓋茨極大的興趣。至今,蓋茨也是這麼認為,IBM是大公司,與之合作,可以說是攀了高枝。

有趣的是,當蓋茨帶著可行性報告到IBM時,卻發現忘了係領帶。時間已來不及了,他不得不將租來的汽車開進一家百貨店停車場,匆忙買了一條。蓋茨後來回想起來說:“創業多麼艱難!那時全靠一種渴望成功的事業心支持著自己。”

在一整天的麵談中,蓋茨回答了IBM設計組無數問題。當被問到“你們公司像你這樣的人有幾個”時,蓋茨聳聳肩,習慣性地扶了一下鏡框說:“每個人都是如此。”然後攤開手,身體稍後一仰,笑道:“我是公司學曆最低的,僅上過一年大學。”

盡管蓋茨對簽合同信心百倍,但並非毫無憂慮。IBM高層會重視小小的微軟嗎?微軟能釣到這麼大的“鯨魚”嗎?蓋茨家人的人脈資源又一次派上了用場。蓋茨的母親是IBM的董事會董事,IBM新任董事長是蓋茨母親的朋友,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蓋茨母親的成就和人格為自己的愛子作了最好的擔保。假如當初蓋茨沒有簽到IBM這個單,相信他今天絕對不可能一度擁有幾百億美元的個人資產。

因為這條大鯨魚給他帶來的不是一次性的收益,而是長久的宣傳作用。隨著IBM個人電腦銷量日增,MS—DOS的影響也與日俱增,為其開發的應用軟件也愈多,微軟DOS也因之而成為行業的唯一標準。蓋茨最終成為最大的贏家。

當然,蓋茨還不斷發展國外的朋友,讓他們去調查國外的市場,以及開拓國外市場。蓋茨有一個非常好的日本朋友叫西和彥,他們兩個人在彼此都是22歲的時候碰麵了。西和彥為蓋茨講解了很多日本市場的特點,為蓋茨找到了第一個日本個人電腦項目,蓋茨開發的軟件得以在1977年就打入了日本市場。其後的數年中兩人更是成為莫逆之交,身材圓胖、舉止浮誇的西和彥把日本營造成微軟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