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要學會管理你的時間(3)(1 / 3)

不管你多麼想集中精力,對那些毫無興趣和一點不關心的事情,是怎麼也無法集中你的全部精力的。相反,一旦你迷戀某樣東西,自然會精力集中。

5.依靠外部的條件來幫助你精神集中

例如:在公司,請秘書幫你設一道防線,使你不受其他人的幹擾,或提醒你工作截止的日期,或想辦法防止你分散精力。再例如,與別人一起從事某項工作,也有助於精神集中,但是不能與那種朝三暮四、反複無常的人合作,那樣隻會互相起反作用。

但是,不管盡了多大的努力,這項工作一下子也完成不了,該怎麼辦呢?此時,倘若你把這項工作暫時告一段落,以後再做餘下的部分,再接著幹時,必須要再一次回想上次做到哪了。為了避免這種時間上的浪費,要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這一天當中,你估計時間不夠,有件事肯定會做不完,那麼倒不如努力把可以做完的事情先做完。對於那些無論如何也做不完,必須以後再幹的工作,不妨重新安排一個時間。

(2)對於那些無論如何也一下子做不完、要以後接著動手再幹的工作,若有合適的時間,就得馬上動手開展起來,並留下有關工作順序的備忘錄。

(3)有些工作並不是時間不夠,而是你不夠投入。所以,時刻鼓勵自己幹到底、不泄氣,不管是快吃午飯還是臨近下班,不理會外界的變化,直到最後一分鍾也不分散注意力。

總之,與當天工作相關聯的事,盡可能在當天做完。若把這件事拖到第二天,就要費雙份的工夫。如果你一連拖延好些天,工作自然會越積越多,你自己都要攪糊塗了。

別在小事上浪費自己的時間

有的人對時間采取毫不在乎的態度,對時間的利用敷衍了事。他們與同事扯些無聊的廢話,或沒完沒了地打電話,在無謂的小事上浪費著時間。下麵列舉一些最常見的浪費時間的行為:

1.工作分配不合理

別人能幹的工作不分配給別人幹,自己卻抓住不放,結果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在必須自己親手幹的工作上時間不夠,無法把任務完成好。

2.優柔寡斷

總是要花費許多工夫才做出結論或選擇,總是猶豫不決。

3.行動遲緩

俗話說“遲緩是時間的小偷”,如果你想到一件事,就要馬上動手幹。現在要幹的事如果拖到以後,就等於處理這件事時多花費了不必要的時間,因為在未著手處理它的這段時間內,心裏要惦記它,為幹這件事做了不必要的“心理上的準備”,這就浪費了時間。

4.馬馬虎虎地工作

馬虎地工作也等於是浪費時間。比如一旦把文件、書籍放錯了位置,找起來就要花費時間。把還沒有處理的文件之類的東西胡亂堆在桌麵上,需要的時候就得花大量的工夫整理。

5亂打電話

電話若使用得當,會是節約時間的最有價值的工具,但沒目的地打電話,或說完正事還閑扯,那就是浪費時間了。

6.會議占用的時間過多

隨意召開很多會議也是浪費時間的一個很大原因。有調查顯示:無效率的會議是企業中時間浪費的最大來源。

7.無限度地寬容自己

有些人,在工作中無限度地寬容自己:“這項工作我打算用3天的時間來完成。”實際上隻是很小的一件事,一個上午就足夠可以處理完畢。

一位著名的時間管理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事先分配好的時間範圍內,工作將一直拖延著。”這就是說,如果我們認為某項工作需要一周的話,那麼它果然就需要一周時間,如果認為某項工作需要10天的話,就真需要10天才能做完。

粗心大意者的省時技巧

我們每天都有許多時間流失在找東西上麵:經理找亂放的文件、信件;研究者找亂放的書本、論文;行政人員找亂放的收據、發票。即使這是一種通病,大家卻很少想辦法來克服。

粗心大意的人,可以遵守以下方法,避免出現盲目找東西的局麵:

1.物盡其用,物歸原處

找一個置放眼鏡、筆、鑰匙、約會記錄簿的地方,約束自己每天必須把它們放回原處;合理地安排檔案、書籍、報告,然後確實物歸原處;固定將東西放在衣服的同一個口袋裏,例如皮夾在一個口袋,眼鏡則在另一個口袋裏。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避免遺失,也使你不需要花費腦筋去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你可以依靠條件反射就能順手拿出皮夾、眼鏡或者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