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塊鍾表,一個是手腕上的表,一個是你的生物鍾。
生物鍾是我們體內的無形的時鍾,是我們自身對於時間的一種感知配合的節奏。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體力活動的生物節律來安排我們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能提高工作效率,減輕疲勞,預防疾病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生物鍾遵循普遍的規律,比如飯後犯困,清晨適於記憶和鍛煉,夜間適宜複習和創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物鍾,有人習慣早睡,有人習慣晚睡;有人下午做事情最有勁頭,有人熬夜最有效率……關鍵是要適合自己。
生物鍾一旦養成,就要穩定,打亂的話,我們身體就會出現容易疲勞、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如果要調整新的生物鍾,一般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夠適應。
早睡早起並不是絕對的正確,我們需要的是固定的休息時間和穩定的睡眠質量,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晚上11點睡覺是最為合適的,小孩和老年人會提早一些,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他們也有更多的時間睡眠。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不論是學習、工作還是遊戲、消遣。
生物鍾的一般規律:
23:00~6:00:身體進入休息狀態,我們的身體通過睡眠進行一天的恢複和調整工作,身體進行自我排毒,這段時間一定要好好休息。
7:00:免疫能力很強,人體的體溫調節處於較低的狀態。
8:00:肝髒處於修整階段,嚴禁煙酒。
9:00:精神活動能力很高,身體開始開足馬力進行有效工作。
10:00:精力充沛,此時是人體一天中的最佳狀態,所以是一天中最佳的學習和工作的時間。此外身體鍛煉也會收到良好效果。
11:00:心髒繼續努力工作,對於疲勞和饑餓的感覺還很微弱,可以忽略不計。
12:00:全身總動員,多活動活動身體。如果不是很餓,最好推遲一個小時或者半小時進餐,這個時間的減肥效果最好。
13:00:肝髒休息,上午的最佳工作時間過去,身體已經感到疲勞,應該調整和休息。
14:00:這個時間是人體情緒和體力的最低點,反應遲鈍,效率低下。所以有可能的話應該適當午休小憩,為身體“充電”。
15:00:身體工作能力逐漸恢複,器官變得敏感,尤其是嗅覺和味覺,可以適當補充一些下午茶什麼的。
16:00~17:00:積極主動性高,工作效率提高。對於健身者來說,可以適當增加訓練量。
19:00:情緒不穩,容易爭吵。
21:00:人體記憶力處於一天的最高點,應該適當看書、學習新知識。這個時間注意力容易集中,並且興趣濃厚。
22:00:體溫下降,身體進行自我大掃除,準備休息。
這些都是通常的情況,每個人因為身體素質、習慣以及生活條件限製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以後,我們可以對於自己的生物鍾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得到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和特點,以便於自我調整和控製。當我們的行動與我們自身的生物鍾頻率一致的時候,就可能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如何做到精神集中
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是高效工作的要訣,但一般說來,在工作中也會遇到使你注意力轉移的各種各樣的事。如何才能做到精神集中呢?
1.養成不輕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的習慣
無論怎樣,先整頓好環境,排除那些妨礙集中思想的客觀刺激源。試想一下:當精神正高度集中於某一主題時,突然從旁邊傳來了歌聲,這種情況就很容易使人分心。
2.要預先把桌上和附近收拾幹淨。以免被雜物分心
整潔的工作環境比雜亂的工作環境更能使人精力集中。
3.預先定好工作期限,也有助於精神集中
“什麼時候都行”就等於“什麼時候都完不成”。因此要定下一個“何時幹完”的目標,將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強迫自己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幹完。
4.這是精神集中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對這項工作抱有興趣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