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鹽田丸男在其《男人無法忍耐》的著書中,對於在會議中被要求發言,也隻“嗯”一聲,兩手交握閉目的“無言小子”有下列的描述:主席偶爾促其發言,也隻是自言自語般說“不,這是很難一概而論的”,沒有其他反應。而僅此一句,聽起來卻非常有分量,一旦被如此說,似乎就令人感到我那滔滔不絕的意見,隻不過是未觸及本質、唱高調整的夢話罷了。
可以說,男人是以沉默強調身為男人的自我存在。以女性的眼光看,男人若不說話,就會變成不知對方在想些什麼,而感到不知所措的不安感。像此種令女性不安的無言,可以視為男人正準備要傳達或說服些什麼。一般而言,在性格上木訥寡言的男人不受女性的歡迎,雜誌上常有未婚女性的男性觀之類的問卷調查,對於“喜歡的男性”這一問題,幾乎可以說一定是“會說話的人”、“話題多的人”占上風,由此可以了解木訥寡言是令女性討厭的。亦如前述,男人突然的沉默,由帶給女性“不安”、“混亂”的令人不快的態度上,也可見一斑。
不過正因為男人一經認為寡言即是自己的性格價值,在女性麵前說話時,會忽然感到自己太多話,而因為害怕自己被認為“如女人般多話輕浮的家夥”,而產生以無言來修正太多話的自己的一種“平衡作用”。當然也有女性主張“沉默一定是有某種弱點”,但大半時候,男人沉默的背後是想誇耀男人特有性格的分量——不想將自己女性化的部分,暴露在眼前的女性麵前,可說是一種下意識的思考。
所以男友忽然變得沉默也不必感到不安,隻好等待他變成“男人”之後的語言即可。
在沉默之後會出現的是“結婚吧”的求婚呢?或者是“也該結束了”的分手的要求呢?麵對擁有如此性格的男人的你,應該是最了解的。當然,在沉默之後,即使隻是一句“再喝一杯咖啡吧”,也是希望你能溫柔地接受他在那一瞬間那努力扮演男人的痛苦。
男人害怕一個人呆在家裏
一般人都認為女人是弱者,男人是強者。可是,從一般情況下的男女性格的比較上來說,當獨自一人時,這種情形恰好相反。女人的性格決定了其一個人在家可以忍受孤獨,而男人則沒有辦法。同樣是單身,女人不會沒事就往外跑,而男人則經常出去。
為什麼男人會有恐懼一個人獨處的性格特征呢?那是因為男人往往會要求與社會有所接觸,若不與社會保持著某種形式的接觸,男人便會覺得不安。而長期以來,女性不像男性那麼被要求與社會接觸。所以,即使她與社會有一點距離,也不會像男性那麼不安。這種男女之間性格的差異,主要來自成長過程的差異。
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雌性比雄性弱,所以她們為了保護自己,往往會成群結隊,而雄性則多半是單獨行動。然而,以社會性來看,則是男人較喜歡成群結隊,這是因為男孩要承繼家業,所以每一個人都比較看重男孩,因此他身邊隨時會有人,他在精神上比女孩子弱。即使玩耍的時候,女孩子也多半是一個人。
長大以後,男人也很重視自己人際關係的好壞。也就是說,男人的生活與社會的脈動息息相關。對一個男人而言,完全一個人獨處,會讓他感覺自己好像與社會脫節了一般。一個男人退休後,他也會因失去了與社會的接觸而漸漸變得呆滯。這可以說是造成男人害怕孤獨寂寞的真正的社會原因。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男的退休後,孩子也都長大各自獨立,就隻剩下夫妻兩個人了。有一段時間他們從早到晚都呆在家裏,有一天他的太太對他說她要去文化中心,因為以前都為了家在忙,現在想要為自己抽一些時間,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可是,先生卻認為這件事沒有什麼意義,當他知道妻子已申請要去文化中心後,第二天竟擅自把申請撤掉了。這位先生會有這樣的舉止,其實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因為他很害怕一個人呆在家裏。聽到這點你大概會覺得很好笑吧!其實男人真實的性格是很害怕孤獨的,他們非常恐懼一個人獨處。
比方說,夫妻二人都上班,若妻子比丈夫晚歸,丈夫多半會不高興。丈夫把家事都推到妻子身上,所以當妻子晚歸他會不高興,縱使他早歸也不會先做些家事,隻是坐著等太太回來。他不高興的原因,並不全是因為他要做家事,而是當他回到家時必須孤單地用鑰匙開門,然後再進入冰冷的屋子,這才是他不高興的真正原因。
所以,當太太說要去文化中心、去朋友家玩時,他的心理也是一樣的。每一個先生都會對太太的晚歸覺得不悅,尤其是丈夫在家時,一定也要妻子在家,他無法忍受一個人呆在家裏。
單身男性通常是每天晚上都去喝一杯,或是睡在朋友家。他不是因為喜歡喝酒,也不見得和他的朋友很要好才去他那裏,而是他具有不喜歡晚上一個人獨處的性格。
美與醜隻有一線之隔
人們對於世界萬事萬物的看法,往往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即便是同一個人,置身於局內或者袖手旁觀時候的看法,也是不盡一樣的。“煙雨”,那該是多麼的富有詩意的佳境。然而,置身於煙雨之中的人,卻隻覺得蕭索而無美感;蘇東坡的一首詩說得非常形象: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時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真是,廬山的煙雨非常美麗,多少人都萬般向往;但是真的身臨其境,卻並不見得就怎麼樣,有時候還會很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