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要素漫談--織體
結構這個詞的含義比較寬泛,在音樂作品中,它常常會涉及兩個方麵:一是在“時間”上的形式,一是在“空間”上的形式。這麼說有點太抽象了,請您聽我們再作進一步的解釋。
時間上的形式,可以稱為“曲式”,這是音樂專用術語之一。一部作品,無論它是長達一個小時的交響曲,還是短至1分鍾的小曲,都有結構形式。它可能隻有一個段落,其中包含幾個樂句,也可能由三個甚至更多的段落組成。無論怎樣的形式,必須是在時間的鋪展中、在聽完全曲之後,我們才能知道它的全部結構是怎樣的。這就是音樂在“時間”上的形式,也就是“曲式”(musicform)。
另一種結構是“空間”性的。“空間”這個詞可能讓你有點困惑,音樂是不可見的,是純屬聽覺的,這“空間”怎麼來感受呢?實際上,這是指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能夠聽到的音響是怎樣的一種結構,有多少個層次,這些層次的關係是怎樣的。比如你可以在幾十秒之內(假如高度熟練的話,隻要幾秒鍾)就分辨出此時的音響是單一的旋律線條,還是在旋律下方添加了和聲背景的支撐,或是有好幾條不同的旋律交錯、重疊……這種結構在音樂中也有個專門術語,叫做“織體”(texture)。在有些音樂書籍中隻是籠統地寫成結構,我們覺得這不太好,容易和曲式的結構搞混。
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織體”。
“織體”這個詞翻譯的挺不錯的,它可以使我們產生形象化的聯想。比如我們都穿的毛衣,它的結構可以是緊密的、厚實的,也可以是稀薄到了有露孔的地步。它可以是平平整整的,也可以是有許多類似浮雕的凸起花紋的。在音樂中,我們也有類似的寫法,如果您有機會打開一份管弦樂隊的總譜(總譜就是作曲家寫作管弦樂曲時用的一種記譜形式,所有的樂器都寫在,與它不同的是分譜,那是每一種樂器自己的那一份樂譜,比如在管弦樂隊中,小提琴手譜架上的譜子,隻有屬於他自己的音符,而長笛或是定音鼓演奏什麼,這根本就沒有。指揮用的則是包括一切的總譜了,因為他要掌握全局)。好,我們再回到織體這個問題上來。假設你打開一份總譜的某一頁,你可以一眼就看到,它是音響濃厚的,還是疏朗透明的。音響濃厚的,肯定是譜紙上大多數甚至所有的聲部都用音符填寫得滿滿的,而音響疏朗透明的呢,則是隻有少數幾件樂器在演奏,大部分樂器則是“休止”,五線譜上很空。
現在讓我們來聽幾個音樂實例,你就可以理解這種從譜麵上到聽覺上的“織體”也就是音樂的“空間結構”是怎麼一回事了。
先請聽一首古老的聖詠,這是從公元6世紀起普遍用於西方基督教會的一種音樂形式,在織體上屬於最簡單的一種,即隻有一條旋律,而沒有任何附加的和聲伴奏或不同的旋律線條。
[一首單旋律的格裏高利聖詠]
你一定注意到了,這裏的演唱者不止一人,而是有好幾個人,但他們唱的是同一條旋律,因此聽上去是單線條的,風格十分樸素。這種音樂結構稱作“單聲織體”,請注意,這裏所說的單聲是指聲部,或者說是一個旋律線條,在英文裏“聲部”稱作voice或者voicepart。
單聲織體可以說是最原始的,因為我們任何人隻要張口唱歌,肯定是單旋律的,沒有人能自己同時又唱旋律又唱和聲,或者是讓一個人唱出二重唱來(不過這裏有個例外,蒙古人有一種傳統的歌唱方式,叫做“呼麥”,即一個人在聲帶發出聲音的同時,口腔中充滿的氣同時又由嘴唇以不同方式呼出,形成一種哨聲,這哨聲和聲帶的音高不同,形成了兩個聲部。這是一種極難掌握的特技,據說我們國隻有一個人能做出來,他是經過了長期艱苦的訓練才獲得這種能力的)。我們不管這種特技,還是來說說常規的現象。剛才我們說了,這種隻有一條旋律的織體稱作“單聲織體”,在人類音樂的初級階段,大多數就是這種形式的。後世有些作曲家為了展示自己可以不依靠和聲、複調等等手段,僅在一條旋律上也能做出豐富的音樂來,他們也還會寫一些單聲織體的作品,比如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的某些段落(注意:這裏麵大多數不是單聲織體的),讓我們來聽聽其中的一個段落,這是G大調第一組曲第三樂章“庫朗舞曲”:
[巴赫G大調第一組曲第三樂章“庫朗舞曲”]
還有的時候,作曲家在一部大型作品中,用單純樸素的單聲織體來和豐富飽滿的多聲織體形成對比,這能獲得很好的效果。關於這種手法,我們以後再談。
單聲織體的例子在我們熟悉的音樂作品中不如“多聲織體”的多,因為自從人們發明了和聲、複調以後,就更喜歡這種音響豐富的織體了,但實際上我們還是可以找出一些耳熟能詳的例子來的,比如一把二胡,在無伴奏的情況下演奏《二泉映月》,又比如沒有伴奏的笛子獨奏。再比如我們在學校裏、工廠裏、體育場裏齊聲高唱國歌的時候,那也是單聲織體的,除非在唱歌的人當中,有人唱起了第二聲部,或者是同時播放國歌的器樂曲(還有可能是帶合唱的)錄音,它與人們的齊唱融合到了一起,那就不是單聲織體了。注意,齊唱與合唱概念應該有所區分,齊唱是大家唱同一條旋律,合唱則是有不止一個聲部同時出現。
什麼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多聲織體”呢?既然在“單聲”這個詞中,“聲”是指聲部或旋律線條,顧名思義,“多聲”就是多個聲部或多個旋律線條的同時結合。比起單聲織體,多聲織體肯定要複雜些,音響會比較豐滿。它的數個聲部有多種結合方式,有時是一條旋律加上和聲伴奏,有時則各個聲部都是具有個性和獨立意義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