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很後悔,當然自己在最紅的時候,沒有趁機跳槽,或出國學習,讓自己有重新被估價的機會。
如果你已經為自己製定了個人身價的發展策略,並且去了解麵對己身在職場競爭下各種險惡的因素。那麼在麵對“更上一層樓”的機會時,你是否有勇氣讓自己重新被估價?
把工作當成Mission
在英文單詞裏,可以代表工作意思的有三個字彙,分別是job、work和mission。job及work指的是一種長期性、穩定性的工作,mission則可能是一種階段性的任務。
在現代社會中,終身雇用製的公司已經不多,即使是公務員,都可能會麵臨政府人事精簡,被迫下崗的結局。所以,認為自己會長久做同樣一份工作,最後領到退休金的年輕人也日漸稀少,再加上人們對長期性、穩定性的工作,往往也容易失去熱忱及積極性,最後便惡性循環,喪失自己在職場上的上進心。
因此,我們鼓勵把工作當成是一種mission,而不是job及work。如果人人都把工作當成是一種任務在執行,由於任務多半有時間限製的,每個人就會把握機會在工作中學習,努力把這個任務做好。同時,在麵對下一個職場挑戰時,就不會猶豫,因為上個階段任務累積的經驗與實力,往往就是為下一階段的任務作準備。而且,試著把工作當成是一種任務,甚至可以提高工作的使命感與樂趣。
別讓製度蒙蔽了進取心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有好心的長輩告訴我們,要我們不要隨便辭職或者換工作,市場經濟社會講究“累積”,經常換公司的人容易被淘汰出局,俗話也說:“滾石不生苔。”
不過,當我們進入社會後,才發覺這句話是“有時效性的”。對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言,“工作”的確是一種累積自己經驗與實力的過程,這時最需要的就是“邊打仗邊學習”,把從前在學校讀書的理論,用最實務的經驗來印證,這也是一個人進入社會工作後成長最快速的時期。不過,當一個人在現有崗位上工作了四五年,年紀到達35歲左右時,有一天突然發現,薪水調整每年就是3%。想輪到自己升經理,或許再等10年都很難有機會,自己的薪水和職位就是不上不下的,即使想跳槽,翻開各大媒體報紙求職欄一看,所有應征工作幾乎都規定要35歲以下的,所以好像也沒什麼地方可以去。就算有機會,似乎也不會比現在更好。
而且更重要的是,長時間固守在一個位置上,容易讓人“組織化”,變得害怕冒險,不想改變。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顆渴望改變與進取的心,隻是被製度蒙蔽了。
當自己在一份工作上的貢獻與學習,已經到了瓶頸時,就該勇於轉換跑道,甚至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把握自己重新被估價的機會,或許不能保證成功,但至少能保證一件事,那就是這樣的人生起碼會少點遺憾!
工資是敏感的話題,談論薪資時不要急於求成
張宇排在應聘隊伍的末尾,心裏有點忐忑。這是最後一輪應試答辯了。公司將從剩下的十五個人中,選出五名。終於輪到張宇了。他做了個深呼吸,進了主考室,張宇順利地答完了前幾道題,心中暗喜。最後,主考人問:“那麼,你認為公司應該給你開多少工資呢?”張宇的心開始狂跳,他想了想說:“我認為在工資方麵,公司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員工,而且我相信,公司會讓每個人付出的勞動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主考官的臉上露出非常滿意的笑容說:“小夥子,祝賀你,你被錄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