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不斷調整心情,讓快樂充滿當下(3)(2 / 3)

卡耐基曾說法國人懂得“生活”的“技術”,而不是說他們懂得“生活”的“藝術”。

芝加哥的約瑟夫?沙巴士法官,他曾審理過四萬件婚姻衝突的案子,並使兩千對夫婦重新和好。他說:“大部分的夫婦不和,根本是肇因於許多瑣屑的事情。諸如,當丈夫離家上班的時候,太太向他揮手再見,可能就會使許多夫婦免予離婚。”

勞?布朗寧和伊麗莎白?巴瑞特?布朗寧的婚姻,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美妙的了。他永遠不會忙得忘記在一些小地方讚美她和照顧她,以保持愛的新鮮。他如此體貼地照顧他的殘廢的太太,結果有一次她在給姐妹們的信中這樣寫道:“現在我自然地開始覺得我或許真的是一位天使。”

簡單的生活瑣事,可能會給你帶來不同的結果,就看你怎樣運用技術來處理了。

品悟人生

生活要過得簡單而不乏味,有情趣而不怪異,還需要懂得生活的藝術。真正懂得樂觀地去生活的人,是因為他的生活富有情趣。

忙裏能偷閑才是會生活

宋朝詩人黃庭堅說過:“人生正自無閑暇,忙裏偷閑得幾回?”這就告訴人們人生是忙碌的,所以要學會忙裏偷閑。忙裏偷閑既符合張弛之道,也符合自然規律。自然界都有忙閑的規律,春夏生機勃發,萬物生長,到處燕舞蝶飛;秋冬收斂蕭索,萬物沉寂,處於休眠狀態。人本身也是屬於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傑出人士大都懂得休閑,懂得在休閑中尋找生活情趣。

傑出人士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其實尋找情趣也是一種智慧。不管外麵的世界怎樣喧囂,傑出人士總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小小的角落,在那裏陶冶情操,蓄養精神,積攢動力。

上班時終日與數據、圖紙打交道的設計師們,如果回家能種些花草,養些犬鳥蟲魚,精神必然會振作許多。每天忙於上手術台的醫師,若能偷閑片刻讀幾頁小說或幽默漫畫,會心一笑之餘,既舒緩了神經,又調節了心情,手術成功率或許會更高一些。

忙裏偷閑的精要在於“偷”。世界上許多傑出入物都是忙裏偷閑的高手。忙裏偷閑不是偷懶,而是讓緊繃的弦放鬆,是給滾燙的機器降溫,是為新的衝刺加油,它的好處是無窮的。傑出人士們可以通過偷閑來提高工作效率。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忙裏偷閑是緊張工作過程中的自我調節,適當放鬆,也就是在沒有感到疲勞時要提前休息或主動休息。

能夠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中享受到一種樂趣,這對於養生有好處,對工作和生活更有莫大的益處。從生理學角度看,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方法。因為當人體感到疲勞時,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乳酸、二氧化碳等在體內堆積過多,會影響機體活力,長此以往就會積勞成疾。在這期間,抽出時間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就能起到放鬆作用,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誌敏從小喜歡讀書,酷愛駿馬,熱愛祖國的山水,喜歡鬆、竹、梅、蘭,他的兒女,均以鬆、竹、梅、蘭取名。在他的臥室裏,有一幀條幅,寫著這樣一副自擬的對聯:“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鬆、翠竹、白梅蘭”。

我國著名藝術家、京劇表演大師蓋叫天是有名的古董收藏家。他極其喜愛觀賞各種雕像古玩的姿態。他在業餘時間裏,常常麵對古董默默注視,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邊看邊想那些神姿仙態的超然境界,借以鍛煉自己的藝術想象力,這對他塑造舞台藝術形象是有很大幫助的。

傑出人士在對待自己的情趣上還都有著幾分豁達。休閑、情趣,最忌有功利心。去釣魚,興趣在“釣”,而不在魚。即使釣了一整天收獲全無,他們也可在釣魚過程中充分享受情趣。凡此種種,他們都能以豁達的心態對待,堪稱已經達到偷閑的至高境界了。中國有句古話“自得其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品悟人生

其實尋找情趣也是一種智慧。不管外麵的世界怎樣喧囂,傑出人士總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小小的角落,在那裏陶冶情操,蓄養精神,積攢動力。

從容的步伐才是正確的速度

有一位教練常提醒隊員說:“要想贏,就得慢慢地劃槳。”也就是說,劃槳的速度太快的話,會破壞船行的節拍。一旦攪亂節拍,要再度恢複正確的速度就相當困難了。欲速則不達,這是千古不變的法則。

所以不論是工作或者劃船,都必須以正確而從容的步伐前進,這樣心靈才能獲得和平的力量,以穩定和諧的智慧指導神經及肌肉從事工作,如此一來,勝利也終將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