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投資十原則(3 / 3)

幾年來,好的成長性股票的股東分紅率在2%時依然風行。可是,在60年代早期,公共事業股票雖然股東收益率為4%(之後甚至又翻了一番),依然經曆了一段艱難時期。

七、不要陷入情網

在這個充滿冒險的世界裏,因為存在著許多可能性,人們會癡迷於某種想法、某個人、某種理想。最後能使人癡迷的恐怕就算股票了。但它隻是一張證明你對一家企業所有權的紙,它隻是金錢的一種象征。

在我事業的初期,我學會了作一名懷疑論者,學會了做事要靈活。我還學會了及時退場,雖然會有些小的損失,但這樣也比硬讓我參與一支下跌的股票強得多。如果我對一支股票判斷錯了,我堅持盡量把損失點定在10%。

過去有些人可以說是相當幸運的,他們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癡迷、熱愛一些事物,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總是幸運的。

換句話說,熱愛一支股票是對的,但當它股價偏高時,還是讓別人去熱愛比較好。

八、投資多元化,但不做套頭交易

套頭交易就是對一些股票做多頭,對另一些股票做空頭。1929年,我以此保存了大量現金。但我並不向旁人推薦。你可能因此遭受損失。你可能在多、空雙方都有很大的風險。套頭交易的程序相當複雜。除非你選定了恰當的套頭雙方,但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套頭交易使我未雨綢繆,使我對低估的市場抱有耐心,每每使我不過多關注市場裏存在的恐懼心理,而獨自把握市場的走勢。

我個人做套頭交易是因為我建立了自己的套頭體係。在建立了這個體係之後,我對此更有經驗了。1929年,我做無線電公司股票的空頭,同時在其他股票上做多頭。對我來講,我並不在乎市場的走向。如果股市升,我可以從這一類股票中賺錢,如果股市跌,我可以保住我另一類股票。我的套頭交易在一段時間內被證明是有效的。在1930-1932年熊市來臨時,如果你想賺錢,你就要買空。雖然不這樣做也許會更好,但這條規則還是使我受益匪淺。

專業人士在日常的市場利用套頭交易回避風險。有時新入市做套頭交易隻是一場賭博。我不讚成這樣做。但也沒有法律禁止它。

人們應該靈活地運用資金,使收支平衡。我認識一個投資者,他股票做得很好,但做了50年後他第一次買了債券。他可能認為,半個世紀過去了,買債券的時代到來了。

九、觀察周圍環境

我所說的環境是指市場走向和整個世紀環境。你需要變通我給你的那些模式,以適應你所在的市場的運作。

在市場的評估中,應多關注百分比的變化而不是數量。下跌100個點雖然波動很大,但它可能隻是指數的2%。

觀察能源的供給狀態。中東有危機時,原油的價格上漲,石油股票價格在1980年上升到最高價。但之後幾年,石油股票進入熊市,它的股價跌了1/3或更多。

經濟因素有時在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就看到過經濟回溫、就業率明顯回升,債券市場止跌起穩。但有些時候市場與經濟因素無關。例如,1961年,尤其是在新政策出台後,原始開價(IPQ)過高,市場充滿投機氣氛。雖然從1962年起,經濟前景相當好,但因為市場內部因素,市場下跌了25%~40%。

我敬佩經濟學家,他們中很多是我的朋友。但不要過多看重經濟報告。我願意花很多精力去研究經濟問題,但就市場的變化而言它對我沒有什麼幫助。我的結論是“科學是蒼白的”,對市場的變化,它無能為力。

關注市場可以使我發現市場何時開始衰退,又何時開始複蘇。這也是經常給投資者以機會,使他們有機會投資到所謂保守的方麵,如短期無息國庫債券、長期國庫債券、國庫券。短期無息國庫債券是大投資者主要的投資方向,它比任何一項投資都保險,比把錢放在枕頭裏還安全。

十、不要墨守陳規

根據形勢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是有必要的。我的觀點是,你應該主動根據經濟、政治因素的變化而變化。至於技術上,有時我們可以控製,但有時卻是在我們控製之外的。

不要按照我的做法去做。如果你那樣做了,你會瘋的。你應該像我那樣相信自己。華爾街是一個精彩的世界,所有的遊戲都令人興奮。對我來講,用自己的大腦來分析即將發生的事情是一件鼓舞人的事。如果我教過你如何用你的大腦做不同的判斷,那麼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教會你怎樣做自我犧牲。而且你還要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怎樣學習。

90%的投資者是牛市思維,熊市思維有背人們的獲利想法,因此信者寥寥。美國人是不喜歡相信明天是世界末日這種想法的。但我總是認為,明天,任何事情都可以變。

我擅長做熊市思維,我與樂觀者們唱反調。但是,如果大多數有悲觀情緒,我就與之相反,做牛市思維;反之亦然,我同時做套頭交易。

我不是勸人做空頭交易,更不是讓你做多頭交易。密蘇裏有句諺語:“拿給我看。”說明你應該像懷疑我那樣懷疑這個市場。

我努力地說明我是怎樣成功的。你也會以自己的方式成功。我的操作手法會因重大事件的發生而變化,這其中也包括我的錯誤,我從中也吸取了經驗教訓。人人都可以犯錯誤,重要的是及時地、盡可能地糾正它。

在68年的華爾街生涯裏,我有30%的時間在犯錯誤,這當然意味著許多的損失;但我有70%的時間是對的。如果有一個投資者在所有時候都是對的,他或她就一定積累了全世界所有財富的絕大部分。正像你懷疑那樣,永遠正確的投資者是不存在的,除非他是個謊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