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入國際市場?(2 / 2)

如何做到登陸不被拒絕

打算進入某一特定的市場或國家開展業務與能否合理地被允許進入是兩碼事。在國際市場營銷中,公司常常會遇到歧視性法律規定、政治上的偏袒、壟斷協定、社會文化偏見、不友好的銷售渠道和拒絕合作的態度等不利的情況。麵臨封閉市場難以進入的問題時,公司需要運用“大營銷”的方法,即通過經濟、地理、政治和公共關係等方麵技巧的戰略協調,贏得多方麵的合作,從而能夠進入某一既定市場開展自己的業務。國外有些公司在這方麵已經為我們做出很好示範。

百事可樂公司進入印度市場時就遇到這一問題。當可口可樂公司被迫退出印度市場時,百事可樂公司就開始製定計劃,意圖打進這一巨大的市場。百事可樂計劃與印度一家商業集團一起合作,謀求政府支持,抵製印度飲料公司和反對跨國公司的立法者的抗議。百事可樂公司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提供一係列印度政府難以拒絕的條件。百事提出幫助印度出口部分農作物,其數量足以彌補進口軟飲料濃縮液的成本;百事還許諾集中相當力量在農村銷售產品,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百事還進一步提出向印度轉讓食品加工、包裝和防水技術。顯然,百事的戰略是提供一係列利益組合,從而贏得印度各種利益團體的支持。

諸多事例表明,從事國際市場營銷的公司,必須精通向當地有關集團提供利益的技術和同當地政府打交道的技能。這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時,必須謹記和學會的。我們不能武斷地說這比滿足目標消費者需要的傳統4PS更重要,但是,現實表明,這是前提,如果公司不能很好的利用政治和公共關係的努力爭得到入場的機會,那麼再高明的4PS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打出漂亮的組合拳

要想成功,必須能熟練地製定和實施營銷策略。許多中國企業在跨國經營中可能還是新手,但也有機會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通常情況下,涉足國際市場的公司在國內營銷中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營銷策略的製定以及實施對其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麵對國外市場,其主要任務是如何調整其策略以適應該市場。

產品。產品在跨國經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適應國外市場的產品調整策略主要有:(1)直接延伸,不改變產品,將其直接引入國外市場。(2)產品調整,將產品部分調整後供應某一國家或地區市場。(3)產品創新,開發創造一種新的產品以滿足國外市場需要。它是一項代價昂貴,但報酬可觀的策略行為。

促銷。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公司在國內采用的廣告和促銷策略在國外市場都要做適當的調整,甚至重新製作。以信息為例,公司可在三個不同層次上變化信息。公司可將同一信息用於全世界,而隻修改其中一些信息符號,如語言、名稱、顏色等。又如公司可在不同地區使用同一主題,但表達形式上各有不同,如香皂廣告,在美國畫麵上有美女的沐浴,在委內瑞拉畫麵上的美女變成了男士。

價格。價格是最具活性的,國際營銷中亦然。公司必須學會善於運用價格手段打入市場和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同時盡量維持合理的價格體係,以服務國際營銷整體目標的實現。總體看,跨國經營在價格方麵的主要問題是價格升級,因為有運費、關稅、商品流轉多環節和市值波動風險等因素的影響。但也應根據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市場的具體情況,考慮公司應如何定價。

分銷渠道。跨國公司一般以整體渠道觀點來思考和處理向最終用戶銷售產品的問題。在整體渠道中,從銷售商到最終購買者有三個環節,即銷售商的國際營銷總部、國家間渠道和外國國內渠道。生產者不應認為產品離開工廠就萬事大吉,而應該了解產品在國外的流動。一般情況下,為了打入某一市場,生產者必須適應該地區的分銷渠道,而不管該分銷渠道是複雜還是簡單。生產者也有必要考察國外零售商的規模和特點,因為零售商的影響和分銷能力越來越大;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零售商的售貨方式也不盡相同,這一點生產者也必須弄清。當然,生產者也應學會運用一些措施和手段調動國外經銷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對進入市場和擴大市場占有率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