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2 / 2)

建立有利於人才成長的機製。企業發展的根本在於智力資源的占有,而人才是智力資源的載體。對於日益國際化的國內市場來說,由於教育的滯後和水平的限製,人才缺乏而導致企業間對人才的競爭將會十分激烈,競爭對手不僅有國有企業,還有國外公司。因此,建立一套選人、用人機製,為人才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包括人才獲取、培養、使用、激勵機製,是關係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大計。

培育塑造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成員共同點創造的群體意識,是形成企業管理思想和管理風格的文化基礎,是形成團隊精神的思想根基。它所包含的企業目標、價值觀、經營戰略、企業精神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無形因素,強烈地影響企業員工的行為方式與偏好,並通過經營決策過程和行為習慣體現在企業的技術實踐和管理實踐中。如果企業的文化理念能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就會在企業中形成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反之,則會束縛領導和員工的思想,使之墨守陳規、因循守舊,嚴重阻礙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管理

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同於企業的有形資產,它並不因為使用而老化,相反,在應用中還可得到發展和增強。當然,核心競爭力並不代表著永恒,同無形資產一樣,它也需要保護,需要加以管理。這種管理是“軟”方式的管理,意味著企業需要將此概念滲透到每個管理者與員工的內心深處。

要明確現有的核心競爭力。衡量一家企業對核心競爭力的管理水平,首先應看這家企業對其核心競爭力是否明確以及大家對其競爭力的認同程度,如果企業的管理人員對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沒有達成共識,就無法積極管理這些核心競爭力。所以,企業有效管理核心競爭力的前提是對現有核心競爭力有清晰的認識。為確保認識的清晰,企業應組織幾個工作組,工作組成員的構成應來自企業的不同職能部門、業務部門、地域或階層。其任務一是界定核心競爭力,二是確定核心競爭力到底由哪些要素構成,三是將本企業的核心能力與其他企業做比較。同時,企業高層領導必須全過程參與找出核心能力的工作過程。這項工作的目的是使廣大員工充分了解目前企業賴以成功的技能,明確企業的“共同財富”,指明開拓新業務的道路,提高對能力競爭的敏感性,並且為有效管理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充分發揮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重要的資源,這種資源能在多個部門、多種業務中發揮作用,企業如果隻在某個部門中應用,則意味著範圍經濟未曾實現,就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說,核心競爭力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其實也是資源的配置問題,不過這種資源的載體往往體現為人力資源,也就是說,核心競爭力發揮作用主要就是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企業應形成一種機製,既要保證把最優秀的人才配置到最具潛力的競爭能力上,也要使最優秀的人才最終能夠去捕捉最具潛力的商機。另外,企業為在不同領域工作的人員開辦各種講習班、研討會也可以培養一種團隊精神,而隨之產生的思想、技術的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又可以加速核心能力的建立。

要鞏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夠開發,能夠培育,而在許多情況下也會喪失。因此,企業必須通過持續穩定的支持資助,保護、鞏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要加強對核心能力攜帶者的管理和控製。企業管理人員要時刻關心核心競爭力的健康發展,必須清楚地識別企業內部哪些人員是核心能力的攜帶者,核心能力攜帶者是企業的寶貴財富,不可輕易流失。另外,培養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對於保護核心能力也至關重要。核心能力攜帶者可能分布於企業內部不同的業務單位,為了充分發揮核心能力的整體功能,必須清除各業務單位主管人員的本位主義,使其明白核心能力攜帶者是企業整體的資源,可以在企業內部重新分配。(2)自行設計生產核心產品。核心產品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物質體現,企業通過自行設計生產核心產品,可以避免技術秘密的擴散,將核心能力保持在公司內部。如,可口可樂公司自行配製糖漿就說明了這一點。企業為了維持核心能力領域的領導地位,就必須在核心產品的生產上維持盡可能大的製造份額。(3)要定期召開“競爭能力總結合”,中心議題應集中於投資、構成技巧和技術的加強、內部應用的模式、對外聯盟的作用等。同時,要在設置與競爭對手核心競爭能力比較標準的基礎上,定期評價現存和新出現的核心競爭能力的狀態等,以構成一個不斷反饋的動態係統。(4)不要草率處理某些經營不善的業務,在這些業務中,可能含有某些具有潛在價值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組成部分或核心能力的攜帶者。因此,在處理這些業務時務必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