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 明罵暗護(1 / 1)

隻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隻有吸收他人的意見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

——徐特立(現代革命家、教育家)

朱自清對青年學生一直都關懷備至。有一次,他係裏的兩個學生打架,一個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個是國民黨三青團的。打架的原因當然是政治性的,兩人都到老師麵前告狀。朱自清先生怕民主青年同盟的這位同學吃虧,背地裏勸他讓一點。吳晗在知道這件事情以後,便寫信提出意見,請他要考慮政治上誰對誰不對。大概措辭的口氣尖銳了一些,第二天,朱自清就跑到吳晗家裏,非常認真嚴肅說明自己的用意:說了進步學生幾句,目的是保護他免遭三青團的報複。事後,吳晗把這情況告訴了民青的同學,這個同學也很是感動。

點石成金

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表麵上不好聽的話語中其實包含著對我們極其有益的東西。因此,我們要學會欣然接受他人尤其是師長的批評,並從中體會他們對我們的保護和關懷之情,吸取教訓,學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