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巴金(當代文學家、翻譯家)
1985年,華羅庚已身患心肌梗塞,然而,他卻懷著一顆“祖國中興宏偉,死生甘願同依”的心願,繼續勤奮地工作著。
6月,華羅庚應日本亞洲交流協會之約,率代表團赴日本訪問、講學。12日下午,在日本數學學會會長的陪同下,華羅庚走進了東京大學報告廳。他穿著嶄新的西裝,手持拐杖,神采奕奕地出現在聽眾麵前,會場上爆出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華羅庚登上講台,他先用中文講,由翻譯譯成日語;後來講到專門數學問題時,他征求了會議主席和聽眾們的意見改用英文講。他流利的英語、洪亮的聲音、精湛的論述,使人傾倒。
會場上秩序井然,人們都為能親自聆聽到這位久負盛名的大數學家的演講而感到快慰,不斷地用掌聲向他表示敬意。華羅庚也很興奮,講得滿頭大汗,他先把外衣脫了,接著領帶也解掉了。原定45分鍾的講演,他在征得了大會主席的同意後,又繼續侃侃而談,一直講了65分鍾。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他坐了下來,說了一句人們沒有聽清的話,就突然“咕咚”一聲從椅子上滑了下來,失去了知覺。
點石成金
學術雖然不分國界,學者卻有國別。一個有著強烈的榮譽感和愛國深情的學者不僅因為他卓越的學術成就而偉大,更因為他愛國的偉大情懷和高尚情操而令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