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當代教育家、思想家)
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師、著名詩人和學者,然而,他一生的職業卻是教師。他熱愛教育、熱愛學生,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都傾注在教育上了。在朱自清的眾多著作中,有他撰寫了5首校歌和4首清華大學年級歌,這些充分表達了他不同時期對莘莘學子的勉勵之情,以及他對年青一代的殷切期望。
在清華任教期間,朱自清寫了《清華大學第五畢業級級歌》《清華大學第十級新生級歌》《清華大學第八級畢業級歌》和《清華大學第九級級歌》,這4首級歌,雖不是校歌,但同樣也表達了朱自清對學生的期望。寫於1937年的第九級級歌,寫得豪邁、深沉,道出了學子們的抗戰心聲:“莽莽平原,漠漠長天,舉眼破碎河山。同學少年,同學少年,來挽既倒狂瀾。去向民間,去向民間,國家元氣在民間。莫怕艱難,莫怕熬煎,戮力同心全在咱。”這首歌詞勉勵同學們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抗戰到底,也抒發了朱自清自己的心誌。
點石成金
朱自清用寫校歌的方式表達了他發自肺腑的對下一代的真切關懷,一詞一句都浸透著對學子們良好的祝願。的確,留給後人最有價值的東西往往不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充實。物質隻是一時的,精神卻可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