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研究的方法(2 / 3)

近代中國史學,我認為是受德國普魯士曆史語言學派和乾嘉學派的最為重要的影響。近代中國史學名家中,直接受到普魯士曆史語言學派的影響的,如陳寅恪、傅斯年、姚從吾、韓儒林等,都是留德的,他們接受了這個學派的直接的熏陶、培溉,因而他們的治學態度、他們的學風,對我國近代史學當然要產生巨大影響。胡適雖然標榜實驗主義,他的曆史觀有其主觀主義的重要方麵,但對史料方麵,則受乾嘉學派深刻影響,強調史料,強調考據、證據,對近代中國史學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普魯士學派諸家與胡適相結合,實際上也是曆史語言學派與乾嘉考據學派的結合,對近代中國史學影響之大,是其他學派無法比擬的。直到解放之前,居於中國史學的主導地位的就是這個係統。綜合這一係統的研究方法是:

(1)重視資料的考訂。(2)重視資料及資料的搜集。(3)重視對史料的考訂、辨析。(4)最值得提出的,這個係統的學者極力強調史學的客觀性,由於過分強調,就陷入了“客觀主義”。他們認為,不論什麼主義,都是一種偏見,因而史學不能用任何主義去研究,用任何主義都是以有色的眼鏡看客觀的曆史,都是先入為主的,違反科學的。

考據的基本方法:歸納法、演繹法、類推法、比較法、以反證解決史料中的歧說與衝突。

二、曆史比較法

曆史比較法或稱比較史學、史學比較研究(com.parisonstudyOfhistory)。曆史比較法的範圍也很廣泛,它可以從多種情況做比較研究,但最主要的是兩種比較。

曆史的研究,基本上是縱向研究和橫向研究。縱向研究是上下古今的研究,橫向研究是一個朝代、一個國家或地域之間的研究。因之縱向比較研究和橫向比較研究也就成為比較史學研究的兩個方麵。縱向比較研究是上下古今的比較研究,橫向研究是對一代或一個國家、地域之間的研究。國與國之間的曆史比較研究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可比性。可比性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同一時代才能相比,二是曆史發展相同階段才能相比。

(2)不能以一種模式作為中心。可以找典型,但不可以一種模式為中心。反對歐洲中心論。

三、統計方法

統計方法在曆史學中是經常使用的,特別是在經濟史、人口史等的研究中應用得特別廣泛、重要。在過去的史學研究中,定性多,定量少,因而在說服力方麵是不足的。彌補這方麵的不足要靠加強對社會生產力的研究.以統計方法將所搜集得來的數據係統化,用來說明事物的量的發展。從這種量的發展中,達到對事物的質的認識。這樣,把定性研究放在定量的基礎上,這種研究的科學性就增強了。科學研究都是老老實實的,以統計方法做研究也同樣是如此,而不能例外。首先要認真搜集數字,分門別類,辨別數字中的真偽,然後進行排列,進行比較和分析、解釋。從而得出結論。

使用統計方法,最忌諱的是搞數字遊戲。用不足的或幾個數字,來證明問題。即是如此。例如論述各國經濟情況,就必須用若幹年的數字才能看出頭緒、端倪,一年就無法判定。所以,統計數字的威力表現在數字的量上,以及數字的精確上。要善於運用這種方法。

在經濟史、人口史之外,史學其他方麵運用統計方法的也很不少。過去曾經將曆代考中科舉的進士進行統計,說明各個地區的差別,反映各個地區經濟文化的差別。我寫過一篇《從對<遼史》列傳的分析看遼國家體製》文章,對《遼史》305名傳主進行統計,證明了:在遼多民族國家中,契丹人占最大優勢,其次是漢人,這說明了以契丹人為主、以漢人為副,在契丹統治中占的地位。

四、計量方法

近些年來,還有很多新方法傳到中國,諸如計量史學方法。計量史學在美國流行了一陣子,又有其他新方法興起來,如信息論、係統論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方法,如果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有助於史學的發展。但不能漫無限製。另外,這些新方法,如果真正有其科學合理之處,馬克思主義也定能夠將其吸收。從近年史學界出現的情況看,有的人講小農經濟超穩定係統說明中國封建社會遲滯不前,這是一種先人為主的主觀主義方法,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近年各種新方法極盡標新立異之能事,但到底有什麼好作用?恐怕是邯鄲學步,不僅失其故步,而且還要爬著回去。

五,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唯物主義曆史觀即曆史唯物主義,既是馬克思主義的曆史觀,也是馬克思主義研究包括曆史在內的一切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但,這總不夠具體。具體地說:馬克思主義的曆史研究法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列寧有一句名言: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是對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既包括唯物主義,也包括辯證法。唯物主義——辯證法,對馬克思主義來說,它是一塊銅板鑄成的,互相包蘊的(或者說互相涵蘊的),永不可分的。下麵我們列舉的如階級分析法、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等等,無不既是唯物主義又是辯證法的。當然,在對一些具體情況上,有時側重唯物論,有時側重辯證法。從來不曾將這兩者分割,更不用說對立起來。認識這一點很重要,一些老一代的學者,即使以馬克思主義著名,在此問題上也往往有失誤。

(甲)階級分析方法

階級分析是馬克思主義觀察世界、觀察國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觀察研究曆史的基本方法。對這個階級分析法,敵對者反對,不了解者懷疑。其實,隻要認真地思索、考慮,這個方法是非常科學的。

階級劃分問題,從根本上說,屬於經濟範疇中的問題。經濟力量——生產資料占有,從而在產品分配中也就不同,於是占有生產資料的社會集團占有不占有生產資料的社會集團的勞動,有了剝削和被剝削,階級鬥爭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上,生活在社會中的不同階級中,因而他的思想、行為當然要受階級的影響。所以"存在決定意識",社會階級存在,決定社會階級意識,每個人的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階級分析法就是從社會生活中這一實際情況人手,區別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同點與異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