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曆經困苦(1 / 2)

貝多芬曆經困苦

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家去世了,他那飽受折磨的一生終於能劃上休止符號了。1827年3月26日下午5時30分,一代音樂大師貝多芬最終被病魔交響曲所淹沒,在維也納“黑西班牙人”公寓與世長辭。在兩萬多人的送殯行列中,一位悲傷無比的演員正站在威陵公墓的台階上,聲淚俱下地朗誦著詩人葛裏帕查撰的感人腑腑的悼詞:“一位音的最後大詩聖,高貴的音的藝術媒人、前輩大師不朽的光榮的繼承人,亨德爾、巴赫、海頓、莫紮特的偉大藝術的擴大者,如今已結束了他那曆盡滄桑的一生。我們淚下沾襟,如斷了琴弦,佇立在那行將消失的他的歌聲前麵……”

貝多芬一生與病痛為伴,特別是在他32歲時,耳聾加劇,這對當時正步入創作成熟期的貝多芬來說,打擊特別沉重。他的性格開始變得更加暴躁、孤僻,並由絕望而企圖自殺。那末,導致貝多芬耳聾的原因是什麼呢?世界上有關音樂大師耳聾的病因文獻極多,但都缺乏權威的說服力。當時維也納病理博物院喬安華格納醫師被請來主持了對貝多芬的屍體進行病理解剖工作,可惜的是喬的解剖報告隻提供了死者死後的耳疾情況。於是,有人便從他早年的疾病中去尋找線索。在1797年夏天,貝多芬曾經患了嚴重的下痢,時好時壞,前後拖了6年之久。現在推測起來,可能是得了腸傷寒。傷寒是屬於熱病的一種,有可能造成年輕時發作的重聽。在許多貝多芬的傳記中,都描寫其臉上有許多凹凸不平的小疤痕,或許他在孩童時代曾得過天花。這些都有可能造成耳聾。有人指出,貝多芬在聽力衰退的22年裏,曾使用了各種工具來幫助聽力,有時還使用一支木質鼓槌,一端咬在上下牙縫之間,另一端則附在鋼琴上,這樣聲音的振動可沿著鼓槌而到牙齒再經頭骨傳入耳內,可見貝多芬耳部負責傳導聲音功能的一些器官也有病變。

為確定貝多芬的耳聾病因,求得病理學上的印證,曾於1863年和1888年兩度開棺檢驗貝多芬的頭顱骨,一共獲得9塊頭骨片,但偏偏找不到他的顳骨,這就無法使人研討出音樂家耳聾的真正病因了。顳骨何在?這又是個未解之謎。耳科學家波立茲是現代對顳骨研究的權威人物,曾研究耳聾病理多年,同樣沒有結果。最近,英國尤維爾區醫院風濕科顧問醫師、業餘大提琴手帕爾福曼在清理和研究了貝多芬私人信件、屍體解剖報告10年後,認為:“作曲家的胸腔感染、胃病、嚴重背痛和關節痛最後導致了貝多芬的耳聾”。他說:這種耳聾的最嚴重病症可以說是由肺結核引起的。當貝多芬16歲時,結核病奪去了他母親的生命。貝多芬20多歲時開始逐漸失去聽力,後來的20多年裏他完全喪失了聽力,忍受著肚瀉、水腫、痢疾和痛風等病痛。

關於貝多芬死亡的原因,人們普遍認為:這位作曲家的死是由嚴重酗酒而引起肝病所致,他是在55歲的時候發現得了置他於死地的嚴重肝病。但帕爾福曼對這種看法提出異議。他根據自己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折磨了這位作曲家20多年的許多病痛是由一種少見的風濕病引起的,這種風濕病慢慢侵襲身體,使身體的每個器官發炎。貝多芬的病痛如此之劇烈以致於他禁不住要自殺。最後,貝多芬被這種風濕病折磨致死。他同時指出,一種簡單的現代藥物本來可以治好貝多芬耳聾的疾病,如果用現代的類固醇給他治療和給他做肝髒移植手術,可以使貝多芬多活許多年,讓他完成“丟失”的第十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