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死因
公元1519年9月20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城的外港,一支由5條海船、234人(一說265人)組成的遠航隊揚帆出發了。臨行前,國王向他們發出了書麵許諾:如果發現新的陸地,船隊的將帥就可以做那裏的總督,每年把新發現地區總收入的1/20賞給他;如果發現的島嶼超過了6個,統帥就可以從中選兩個島嶼作為自己的領地,獲得當地全部收入的1/15。指揮這隻船隊的統帥,便是赫赫有名的航海家、葡萄牙人麥哲倫。他曾多次向本國國王申請進行一次環球航行,但均遭到拒絕,因為葡萄牙已經控製了東方的貿易,不想再花錢去找新的航道了。麥哲倫航海無望,毅然於1517年10月移居到了另一個海上強國西班牙。在那裏,他再次陳述了他的宏願,表示願為西班牙國王效勞。正值鼎盛時期的西班牙國王查理很快批準了麥哲倫的請求,出資讓他率領一支船隊從四麵尋找一條通往東印度群島(即馬來群島)的航路。船隊從聖羅卡啟航後,曆經千難萬險越過了大西洋,爾後沿著南美洲大陸的海岸線南下,穿過後來因之命名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繼爾又橫越太平洋西行,至1521年4月7日抵達菲律賓群島的宿務島時,船隊隻剩下3條船了。現在每當我們提起麥哲倫時,馬上聯想到他帶領船隊完成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壯舉。可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很少注意到,麥哲倫並沒有完成這次具有曆史意義的航海。他在途中的一次激烈戰鬥中丟了性命。至於麥哲倫究竟是怎麼死的,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
一是認為麥哲倫幹涉島上的內政,在一次戰鬥中被殺。周一良、吳於廑主編的《世界通史》、顧漢鬆所著的《世界五千年》等持有這種觀點。當船隊西行來到現在的菲律賓群島時,麥哲倫發現群島上的兩個小島正為一些事務發生爭執,於是想通過插手這兩個部族的械鬥,從而達到控製這塊美麗富饒地方的目的。但是,當麥哲倫他們在幫助一個部族進攻另一個部族時,吃了大敗仗。麥哲倫受了重傷,被活活打死。最後,他的助手卡諾帶領剩下的兩條船逃離了這個群島,向東南方向行進,超過馬六甲海峽,經印度洋西航回國。
二是認為麥哲倫在同菲律賓人的衝突中戰死。《高中曆史》課本、杭州大學曆史係編撰的《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和英國著名學者韋爾斯的《世界史綱·生物和人類的簡明史》等均主此說。韋爾斯寫道:麥哲倫在那無邊的海洋上毫不畏縮地航行了98天,除了兩個荒涼的小島外什麼也看不見。水手們因患敗血症而衰弱了;隻有一點淡水可喝、少量劣質腐爛的餅幹可吃。他們渴望能抓著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鋸末以暫時平息饑餓的陣陣劇痛。在這種情況下,這個遠征隊到達了拉德隆群島。他們發現了菲律賓群島。就在這裏同菲律賓土著人的衝突下麥哲倫戰死了。其他幾名船長也被殺害了。從實際情況看,因饑餓和當地居民發生衝突是無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