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文望遠鏡使用法則(1 / 1)

天文望遠鏡使用法則

科學&生活

作者:蘇泓

對於剛購買了第一台天文望遠鏡的你,一定在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可麵前一堆笨重的零件是不是讓你瞬間傻眼?這麼一堆東西,怎麼玩兒?

貓哥邀請蘇泓老師給大家講一下天文觀測準備中讓人不容易鬧明白的地方,給大家解惑答疑。當你能拍出華麗的星空照片時,你在同學中一定有了別人難以企及的炫耀資本。

安裝主鏡及相關附件

赤道儀要想正常工作,必須將自己的赤經軸方向對準北天極。精確對極軸比較麻煩,也需要較好的器材支持,對於這種入門級小赤道儀進行目視觀測而言,隻需要粗略對極軸就可以了,這隻要求你知道觀測地的方向和地理緯度。如下圖所示是本例所使用的JElOOA赤道儀,在赤道儀底座的上方有一個醒目的地理緯度刻度盤,從0到90°,刻度盤上方有一個小箭頭指向刻度盤。

對於入門級天文望遠鏡而言,主鏡安裝並不麻煩,但很多人卻搞不清楚天頂鏡與目鏡的關係。一般而言,90°立像天定反射鏡最為常見,通過一個普通的平麵鏡將光路進行90°轉向,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側上方很舒服地觀測天體了。

你隻需要擰鬆鎖緊螺絲和限位螺杆,將那個小箭頭指向對應當地緯度的示數(圖示為北緯25°附近地域使用),再把鎖緊螺絲擰緊。限位螺杆輕輕擰到擰不動為止。在緯度刻度盤上的那個旋轉軸就是赤經軸.它的指向就是極軸方向,在粗對極軸的情況下隻需要把極軸方向大概對著北方就可以7°赤經軸上方與之垂直的旋轉軸是赤緯軸,赤緯軸頂部就是和望遠鏡主鏡相連的平台或者卡槽。赤經軸和赤緯軸也都有自己對應的鎖緊螺絲,鬆開之後兩個軸就可以自由旋轉。赤道儀還配備有微調裝置,用於在鎖緊的狀態下微調兩個軸的方位。

安裝配重

在安裝主鏡之前,我們應該先裝好配重。配重一般由重錘和連接金屬杆組成,先將連接杆擰在赤緯軸下端對應的螺口裏,然後擰掉金屬杆另一端的防重錘滑落的保護裝置,將重錘穿入連接杆中部,擰緊,再將防滑落裝置擰回。重錘裏一般設計有一小段可自由滑動的短金屬杆,這種情況下需要鎖緊螺絲在下方時才能將重錘穿入連接杆。

調節整個係統的平衡

到這裏,我們可以開始嚐試進行觀測了。但要是想讓接下來的觀測變得更輕鬆和舒服,我們還需要調節係統的平衡。首先調節赤緯軸的平衡。在所有必要附件都安裝到位的情況下,擰鬆赤緯軸,將主鏡放平,這時主鏡的兩端就像天平的兩端一樣,如果有一端重,另一端就會下沉。

赤經軸的平衡是通過調節“大秤砣”實現的,具體調節方法和赤緯軸類似,這個一開始就可以調得精確一些,免得後期再去調整。

調焦

調焦和看風景的望遠鏡一樣簡單。首先,將望遠鏡隨意指向遠方的目標,調整焦距。然後,在固定目標上使用不同的目鏡,感受一下不同目鏡下焦點的變化。最後,再固定一個焦距最長的目鏡,改變不同距離以觀測目標,感受一下此時焦點又是如何變化的。

注意,由於調焦會令後端的調焦筒往外伸,因此會破壞赤緯軸上的平衡,這時就需要我們在焦距調得差不多的時候,重新調一次赤緯軸的平衡。赤經軸的平衡則不受影響。

調節主鏡和尋星鏡的平行

如果你是個戶外觀測愛好者,夜晚觀測時很可能找不到明亮的地麵目標,不得不求助於天上的亮星,但十分悲催的一個事情是,地球自轉導致天體不一會就偏離視場中央。所以,迅速找到北天極的亮星(北極星)來調節,它相對來說移動得更慢。

簡易攝星法

先把攝影支架直接夾到目鏡上,做攝影的目鏡最好選擇低倍目鏡(如25mm目鏡),通過調焦座調節目鏡至圖像清晰。然後把通過相機下端的螺紋接口接到攝影支架平台上,通過攝影支架上的上下左右微調把相機鏡頭正對目鏡。

如此操作,拍攝月亮什麼的就是小菜一碟,當你拿出照片與人炫耀時你可以說:你的相機再牛也拍不出這麼清晰的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