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江南”風
讀心術
作者:心理享學習
大熱的《江南style》一度成為大眾談論的焦點,PSY的一炮走紅,各路版本的火熱響應,真可是全球勁吹“江南風”!很有可能你跟筆者一樣,在路上可以輕易聽見商場裏單曲循環這首歌,還可以看到幾位“流行人士”大跳“騎馬舞”。在一旁捧腹之餘不禁心生疑問:為什麼《江南style》會流行起來呢?
想了解來龍去脈,還需重溫這首名曲是如何“家喻戶曉”。
最初,江南style並沒有獲得很多人的關注,它的點擊率並不可觀。其轉折點是2012年7月底美國音樂經紀人斯古特·布勞恩和說唱歌手提潘均在Twmer上大讚《江南Style》,並附上MV的YouTube鏈接,才令低靡的點擊率起死回生。緊隨其後“小甜甜”布蘭妮、安妮·海瑟薇、凱蒂·佩裏在8月底的新一輪Twmer力捧,再次為《江南Stvle》日後的火爆注入至關重要的強心劑。他們背後集聚著眾多粉絲,明星一句推薦,足以一觸即發,瞬間讓《江南style》浮出水麵成為人們的關注點。一時間,無論是騎馬舞還是MV曲調,都在網絡的快捷便利下,迅速成為全球的焦點。更不用說那些打開鏈接看完MV的一部分人,他們也成為了這場流行的締造者,這場全民分享成就了今日的“江南風”。
在心理學看來,流行就像是一輛極品好車,伴著江南風呼嘯而過。
流行“發動機”
論及《江南style》受到名人們熱捧力薦,網民們奔走相告的原因,就必須要感謝這個馬力十足的流行“發動機”了。
我們在社會中生活,本身有一種求新欲望。如果我們周遭的生活缺乏變化,猶如一潭死水時,我們的精神麵貌就會缺乏生機。而正是這種追求新刺激的欲望,點燃了發動機。
《江南style》的出現無疑給名人們眼前一亮。動感的旋律、搞笑的MV,給人們創造了新鮮的體驗。PSY大叔的誇張表情,歌詞曲調的怪異瘋狂,給人們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感受刺激。
往往還有一些人喜歡標新立異,當他們有意無意地向他人表現和主張自己的與眾不同時,便滿足了自己的嗜好與欲望。試想一下,前文說到說唱歌手開始時的大讚,想必也有標榜自己與眾不同的因素存在。
這一影響對名人有用,對一些感覺自己社會地位不高的人一樣有影響。這些人往往承受著巨大壓力,希望改變現狀。他們往往會追求某種流行以此實現自我的理想。他們為了發泄自己被壓抑的情感而追求流行,或者是為了克服自己的低劣而身著華衣大肆鼓吹。例如:經濟條件不寬裕的年輕人,結婚時特別喜歡講排場;成績不好的人喜歡用流行詞彙消除自己的劣等感(有沒有中槍?)。
這正是流行“發動機”的火力所在——用不斷變化的新麵目來滿足人們的求新欲望,用自我的展示來凸顯自己的價值所在。
流行“助燃器”
在從眾模仿的流行“助燃器”作用下,更是讓MV裏的騎馬舞改編成各種版本,走紅網絡,甚至在現實中屢屢見到真人秀,好不歡樂。
對於人類這種社會動物,多數人會努力去適應周圍環境,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尤其是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為了保證自己不被傷害,我們往往需要借助團隊的力量,於是便產生從眾的表現。能夠緊跟時代潮流不被淘汰的最容易方式便是:模仿。模仿社會上流行的東西,如明星的穿著,酷炫的打扮。因此和其他人有共同話題進行交流,而不會被他人所排斥。正因為此,人們在追求與模仿流行事物時,心理就會有一種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即是一種自我保護,通過和大家一樣的表現獲得集體的認可,並且心裏也會想“大家都這樣做了,我也跟著做,肯定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