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自己
父親有一位朋友,50多歲了,患有嚴重的肺病。
但他嗜煙如命。
有一次他的病又發了。很厲害,我提了水果去看他,他躺在床上,憔悴不堪。
可他的床頭,仍然放著一個煙缸,煙缸裏有一根未完全掐滅的煙頭。
見來了客人,他慌忙把煙缸塞到床底下,像個做了錯事被發現的孩子般不好意思地笑了: “待會兒老伴出來看見,又要罵我了。”
說完一陣劇烈的咳嗽。
我看著有些難過,便說叔叔您這是何苦呢?您有肺病,應該克製自己不要抽煙才好啊。
“難呐,”老人歎一口氣,“這麼多年,一直想戒掉,可總管不住自己。”
我一時不知再說什麼。
“管住自己。”很簡單很簡單的一句話。
可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一直好好地管住自己呢?
誘惑太多——物質的、精神的誘惑。
“管住自己”,需要勇氣需要恒心需要毅力。
能夠管住自己的人,最終大多成了智者。
不找借口
麵對機遇和挑戰,惟有不找借口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事業的成功者。
世界上最容易辦到的事,就是找個借口。
狐狸吃不著葡萄,它就找出一個美麗的借口:葡萄是酸的。
我們都譏笑狐狸的可憐,但我們卻又不自覺地為自己找借口。
“要是我有機會讀大學,我早就成了風雲人物。”這是我沒受到高等教育的借口。
“我要是身體好,早就下海經商,說不定也成了百萬元戶。”這是找身體差的借口。
“如果我年輕20歲,我會創辦自己的公司,也許早就可以橫行天下。”這是找年齡的借口。
“要是我運氣好一點,哪裏還會是一般員工,總經理位置是我的。”這是找運氣的借口。
總之,找借口不費力氣,而且可以輕描淡寫地為自己找到合理的理由。
於是,我們可以心安理得,可以安於現狀,可以為自己解脫。
然而,借口又不太穩當。
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的最高學曆是初中,且還有一年沒讀書。
富蘭克林·羅斯福患小兒麻痹症,下肢癱瘓,但他卻連任四屆美國總統。
“蚊帳大王”楊百萬,66歲才開始擺小攤做生意。盛田昭夫以經營電器做起,經曆過無數的挫折和失敗,最終把 “索尼”推上世界名牌的寶座。
他們不喜歡為自己找借口,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最終他們成了世人矚目的風雲人物。
由此,我們說借口是美麗的謊言,是一種連自己也騙不過的 “掩耳盜鈴”。
不找借口就是理智的選擇!
不斷向別人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地探索實踐,才會有成功之日。
狐狸的故事一代一代地流傳,很多人引以為鑒,但也有人重蹈覆轍。那些警覺者值得稱道,重蹈覆轍者隻能留下悲哀!
麵對機遇和挑戰,惟有不找借口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事業的成功者。
母親的謊言
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
七年前,我以8分之差而高考落榜,可幸的是尚在自費分數線內,但九千多元的學費又使我的大學夢成為奢望,我的母親在這件事上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堅決。她整天和父親盤算著如何湊齊這筆錢。先是幾乎賣光了家裏可以賣的東西,後是二人東奔西走地借錢,十多天下來,學費還是差二千多塊。
這天,母親從城裏表哥家借錢回來,一臉高興地對家裏人說,錢雖然沒有借來,但從表哥那裏得到一個好消息。原來表哥的一個朋友是個什麼廠的廠長,要找個保姆,每月一百八十塊錢,管吃管住。母親當即答應下了這份差事,不過提了一個要求:要預先支一年的工資。兩天後,果然一輛黑色的轎車開到我的家門口,先下來的是表哥,後下來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油頭粉麵的,一臉自命不凡。在父母誠惶誠恐的迎接下,那位廠長和表哥進了屋。廠長先是問了母親的年齡和一些家庭情況,說著說著,那位廠長忽然問母親:“會用電烤箱烤蛋糕嗎?”
剛才還是滿臉微笑的母親聽了一呆,繼而神情不自然地說道:“會,會的”。聲音怯怯的。
母親拙劣的撒謊技巧,顯然瞞不過精明的廠長。那位廠長臉色一變,說道:“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這麼大年紀了怎麼還撒謊!”
母親羞愧地低下頭,花白的頭發遮住了半個臉。
一股從未有過的屈辱感湧上我的心頭。我猛地站起來,衝著還在喋喋不休的廠長吼道:“出去!你給我滾出去!”那人驚訝地看著我,然後悻悻地站起來走了……那一年,我最終沒有走進大學的門口。
這些年,我憑著自己的一點文字功夫輾轉於工廠、企業、機關、學校,身如浮萍。有時感到厭倦了,便想聽天由命。但到此時,七年前母親為我蒙受恥辱的那一幕就會浮現在眼前,叫我慚愧,催我奮進,於是我又拿起筆繼續走我的路……
給自己一個吻
如果你不斷 “親吻”自己,你不會發現,最慈祥、最可靠的保護人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