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的多維營銷模式(2 / 3)

“絕地大反攻”芯片業

在2001年的一年中,由於美國經濟滑坡,日本經濟長期停滯,所以全球電子企業痛苦不堪。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各公司都設法將芯片以及其他業務領域內的資源集中起來,以節約成本。但是,東芝有很強烈的獨立開拓半導體業務的意願,這種意願優先於對現有的、與其他公司所進行的戰略聯盟的考慮。

對快速增長的係統芯片市場,日本的半導體企業寄予了很大的希望。2001年年底,身為日本最大的芯片廠商的東芝公司表示,在未來4年內,為了提高其在全球的競爭力,它將投資28.5億美元在日本建立二個最先進的芯片工廠。這一工程意味著“四麵楚歌”的日本芯片廠商將展開“絕地大反攻”,重現10年前主宰全球芯片產業的輝煌。其他日本芯片企業也在計劃投資建立昂貴的芯片生產工廠,希望全球半導體產業能夠在2003年下半年開始複蘇。東芝公司還計劃在日本建立一家工廠,生產其數據存儲密度較大的NAND閃存芯片。

建成後的二家工廠都將使用300毫米晶圓,每個月能夠處理2.5萬個晶圓。與200毫米晶圓相比,300毫米晶圓能夠使芯片的生產成本降低30%。在複雜的係統芯片生產中,盡管300毫米圓晶不會迅速地帶來巨大的成本優勢,但東芝公司的著眼點在未來,東芝不會在芯片產業複蘇時被對新技術積極投資的國外對手拋在後麵。

東芝所生產的芯片中有一大部分是出口的。東芝著力強調芯片業務做法的結果最終如何,關鍵要看海外市場的芯片需求怎樣。在芯片產品中,預計會在2003-2004兩年內需求最為強勁的產品包括下一代數字影碟(DVD)芯片技術。在談到兩年內到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形勢時,日本電子企業東芝公司的董事長西室泰三(TaizoNishimuro)稱,他預計全球半導體需求將於2003年開始回升,並在2004年進一步上升。

要做CDMA老大

目前在CDMA手機領域,雖然歐洲和韓國廠商占據了絕對領先的地位,但隨著手機在全球的普及,手機的高端服務也更加被人們期待。在CDMA1X網絡服務領域,日本市場走在高速大容量數據傳輸應用服務市場的前沿。而東芝將充分發揮在日本市場的領先業績來實現自己的飛躍。

東芝要在CDMA終端市場做到老大,必須跨過韓國和歐洲有關廠商這兩座大山。但東芝公司還是堅定地表示首先要進入CDMA手機世界前五強,爭取在2006年至2008年有一個大飛躍,成為CDMA手機市場的老大。

從1998年以來,東芝在CDMA手機方麵就一直先於其他公司向日本的KDDI和美國的VERIZON提供了具有最新業務功能的手機終端。目前東芝正和中國聯通協作,準備在中國市場推出帶有內置照相機、具有拍攝照片和錄像的功能的手機終端。

這種終端的內置相機達到31萬像素,在電話的顯示屏上可以展現出26萬色的POLISI-TFTLCD的極其清晰的彩色畫麵。靜止、動態的圖畫可以通過互聯網郵件係統傳輸給對方的筆記本電腦或者手機終端上,同時應用了東芝多年來研發的專門用於手機的MPEG4技術,可以傳輸長達15秒的錄像。

繼續筆記本的神話

印象中的東芝公司首先是一個家電廠商,但數據輕易地將這個觀念擊破。2001年,東芝全球業務收入中信息產業所占比重超過了70%,而家電僅占10%左右。像半導體芯片的製造,東芝位於INTEL之後列全球第二,因此移動、數碼、網絡是東芝未來發展方向。

可以說,東芝是筆記本市場的常青樹,在1985年,世界上的首台筆記本電腦就誕生在東芝的生產車間裏。在筆記本誕生以來的近20年間,東芝隻有兩次被別的廠商奪去了市場老大的位置。

根據調查公司IDC今日發布的數據,東芝2002年第1季超越其它競爭對手,在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上的市場份額為14.4%,取代戴爾成為全球市占率第一的筆記本電腦製造商,同時東芝在日本排名也上升至第2位。東芝由於在美國市場的零售銷售量(包括直銷)業務持續成長,推動了世界市場。東芝執行副總經理RodKeller把客戶忠誠度與滿意度看作是東芝公司領先市場的關鍵所在。Keller自2001年10月領導筆記本部門以來,調整企業經營模式符合市場現實需求,同時強調管理與減少存貨,擴張直營部門、執行新的供應鏈模式、加強對客戶與業務合作夥伴的技術指導與銷售支持。

對於被微軟炒得火熱的TabletPC,東芝相信,TabletPC不會取代筆記本電腦。因為平板電腦隻是在形式上為台式電腦創造了更舒適的操作環境,在台式電腦上追加了直接書寫的功能,從而更易於電腦的使用。

為了使未來的電腦市場更為擴大、更加多樣化,東芝始終追求電腦價值的多樣化,同時也瞄準了更容易使用這個方向來進行產品開發。平板電腦的硬件和軟件的開發和需求會進一步擴大,新的市場會隨之產生。與此同時,筆記本電腦的市場也會繼續擴大。

東芝也將經營的重點放在實施產品多元化服務上,將給所有的東芝筆記本電腦的用戶提供一係列的硬件、軟件的技術服務支持。目前,東芝與神州數碼合作設立了自己的技術服務中心,對客戶實現的從購買到送貨,到安裝調試,到維修的全方位一體化服務。

2.強強聯手,提高競爭能力

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強勢企業之間的“強強聯手”是常見的經濟現象。作為市場價值規律起作用的表現,強強聯手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市場占有率,實現優勢互補,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避免兩敗俱傷。進入新世紀以來,跨國公司之間的戰略性調整比之上世紀90年代有增無減,目前世界80%左右的高技術研究和開發被跨國公司所壟斷。跨國公司通過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大大增強了它們的市場競爭能呼力,強化了資源優化配置和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東芝公司為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通過與一些強勢企業強強聯手,提高了企業的產品營銷優勢。

與合作夥伴綁在一起

在中國的市場上,東芝的策略是始終把合作夥伴和自己綁在一起。在日本擁有20%市場份額的東芝在中國開始設立分廠時,曾經落後於鬆下和三洋。其實,東芝已經吸取了單幹的教訓,在東芝看來,選擇合作夥伴是它們在中國市場的製勝法寶。

從1991年東芝在大連成立合資公司以來,日本東芝已經在中國建立了29家獨資或者合資公司。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後,東芝和日韓家電企業一樣,也開始把家電事業的中心悄悄轉移到中國。東芝每轉移一個事業,大多會在中國選擇一個或者多個合作夥伴。東芝在中國市場上的每一步擴張,大都有一個中國企業作為它的合作夥伴,東芝筆記本電腦幾乎都是由神州數碼進行代銷的,而在冰箱領域則選擇了美的。東芝在中國尋求夥伴的策略真正地體現了中外家電企業共生共榮的競爭合作關係。

2001年初,東芝宣布終止在日本國內生產CRT電視及數字電視,把整個彩電事業都轉移到中國大連,由此開始了東芝家電事業向中國的大規模轉移。雖然東芝與長虹沒有締結實質性的合作協議,但兩者親密接觸的機會不斷,東芝更多地為長虹提供技術方麵的支持。2002年春天,為了讓長虹全麵的進入數字電視領域,東芝為其提供了數字高頻器技術。

在東芝眼中,長虹和TCL都是戰略夥伴。東芝在與長虹進行技術合作的同時,也積極參加了TCL的股權改革,據說東芝已是TCL的股東之一。

此外,東芝在中國家電市場尋求合作的戰略並不僅僅限於彩電方麵,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產業的生產基地也都轉移到中國。2001年8月,東芝於與小鴨合作生產洗衣機。合作後,東芝將提供技術說明和零部件,利用中國生產商目前擁有的設備進行組裝。合資公司所銷售的產品都要貼東芝的商標。雙方計劃年產量在2005年達到100萬台。

2001年底,東芝宣布和小天鵝成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衣類幹燥劑、洗衣機及零部件的生產和銷售,同時負責產品售後服務。東芝此次選擇合作夥伴更是把眼光向上看,小天鵝洗衣機雄居中國洗衣機市場第一位,該企業在全國工業企業500強的綜合排名第18位。

在東芝的合作中,合資雙方主要集中精力從事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合資公司不建廠房,不建流水線,也不招聘生產工人,產品委托小天鵝貼牌生產(即OEM)。東芝在不新增投資的情況下獲得了製造能力,而小天鵝的生產設備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聯手NEC,升級DVD

在中國影碟機企業剛和6C完成了有關DVD標準的專利許可談判,6C之一的東芝又宣布,將聯手NEC開發下一代多功能影碟機技術格式。東芝認為,新研製的影碟機格式將不兼容以索尼公司為首的聯盟製定的影碟機。這個消息讓剛剛恢複平靜的國內影碟機行業又變得複雜起來。

盡管目前在新標準的製定上,東芝僅僅隻和NEC停留在探討的技術層麵上,但東芝表示,它將向國際DVD組織推薦此標準作為下一代影碟機的標準。新的光碟格式以藍色激光、鐳射、錄製和播放,藍色激光技術可以將儲存量提高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