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管理策略2(3 / 3)

1995年,接任佳能公司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禦手洗富士夫更進一步明確地闡釋了“共生”理念的內涵:“真正的全球企業,不僅要與客戶和地區社會,還要與國家、地球以及大自然建立良好關係,並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具體地說,就是企業與全球合作夥伴要利益共享;對社會和自然環境要協調與保護;企業間建立既競爭又聯合的微妙關係等,這些都要以多方位的“共生”為前提。“共生”的目標可以歸納為:企業及企業的每一個員工是為了大眾的利益而共同工作和生活,“共生”的理念促進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理解並和諧相處,使地球上的每一個體都能享受到地球的饋贈。因此,隻有那些在各自領域承擔全部社會責任的公司,才可被認為是全球性的公司。這樣的公司竭盡全力促進國家與人民之間的相互尊重,同時也促使各地人民重視環境保護意識。

基於“共生”理念,禦手洗富士夫還提出了“國際人”的概念。他認為,世界是一個一體化的市場,而國界就仿佛一個國家內的省界或州界一樣;尊重各個不同國家的曆史、文化與宗教;公平對待每一個人;自由指的是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才能夠從事你想要做的事;在民主政治的體製下,每個人權利平等,但每個人也有責任遵從多數人的決定。

2.“共生”理念的實踐

佳能公司提出“共生”的理念,是其在長期的企業發展中,根據環境的變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而製定的戰略措施。佳能公司產品的75﹪要銷往海外市場,所以對海外依存度相對較高,因此,佳能公司必須和世界各國各地區人民友好地交往,同一切有利害關係的人都搞好關係。特別在日趨激烈的技術革新競爭中,積極主動地消除越來越嚴峻的貿易摩擦,佳能公司才能在產品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賀來龍三郎曾經提出“企業發展五階段學說”,指出企業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初級資本主義公司的起點,資本家是管理者,他的管理形式是剝削職工;第二階段是建立職工與企業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企業管理者重視職工,職工把企業看成自己命運的共同體,職工與企業同甘苦、共命運;第三階段是企業麵向利害關係者,搞好職工、股東、承包廠商和社區的關係,並為他們做出貢獻;第四階段則是企業為全世界人類做貢獻,即“企業與世界和人類共生”;第五階段,是企業對社會上所有問題都能發揮它的影響力,企業不僅要發展生產,為發展經濟做出貢獻,而且在社會上積極行動起來,對政治、官僚體係、土地問題以及有關國際糾紛等都具有影響力。賀來龍三郎認為,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規律,是企業最終必須履行的責任。

佳能公司從“共生”理念出發,將科學管理係統作為企業的靈魂,以“企業全球化”、“經營多樣化”、“研究開發科學化”作為經營管理的三大支柱,最終使佳能公司成為“真正的全球化的企業”。佳能公司建立了三個相應的管理係統,分別稱開發係統、生產係統和銷售係統。佳能公司還實行了TQC全麵質量管理等方法,在生產工序中嚴格成本計算,從而創造了驚人的生產力。為了達到目標成本,他們改變實現功能的手段,利用電子方法控製照相機的功能,減少機械零件,以降低成本;引進自動裝配技術,通過提高零件精度使裝配工序固定下來,無須進行裝配後的調整;大幅度引進工程塑料,減少零件的加工工時,並使產品輕量化。

由“共生”理念衍生了“全球化”思想,最初是把在日本製造的商品輸往海外,即向海外市場輸出日本商品;繼而是企業在海外設點,通過當地代理商開拓市場;接著是在海外經選擇的地區設立工廠,由海外的製造廠向海外輸出商品。日本勞動力不足,工資相對較高,所以在工資低廉的東南亞地區設立工廠是非常經濟的。1970年,佳能公司就在台灣設立了台灣佳能照相機生產線。以後又在歐美、東南亞等地設廠生產。在當地開發技術,使之實用化,再在當地生產,然後向世界各地銷售產品,這是佳能公司“共生”理念的典型體現。

1988年,日本製造的線型網點打印機,大量向海外輸出,在歐洲被控違反“反傾銷”法。當時歐洲隻有幾家生產線型網點打印機的公司,由於日本產品便宜,占領了整個市場,使當地產品無法上市,因而提出了訴訟。包括佳能公司在內的日本十幾家製造商敗訴,被處以反傾銷稅。一些日本廠商不得已在歐洲當地設廠生產。佳能公司從“共生”的理念出發,從歐洲退出線型網點打印機,本著“絕對不能與異國產業展開不合理競爭”的原則,沒有在歐洲當地設廠製造線型網點打印機。

佳能公司在中國不搞合資建廠,也不搞技術援助形式的合作,選的是獨資建廠。1989年9月在大連技術開發區設立佳能大連辦公用機械有限公司,1990年在廣東省珠海經濟特區設立珠海有限公司。建立獨資工廠是基於以下考慮:為了在中國培養“佳能式”生產體係和管理方式,推行“佳能式”的工廠管理體製和技術運用,以確保生產出有輸出競爭力、成本低、質量好的世界通用的產品。運用世界通用的技術力量,可以使中國人領會到“佳能”的想法和生產管理方法,並有利於人才的培養。

基於“共生”的理念,佳能公司通過在中國創辦兩個理想的獨資工廠,然後,再考慮與中國企業合資辦廠。到那時,讓在獨資工廠中體會到“佳能式”生產體係和工廠管理方式的人,參加合資、合辦的公司,並完全按照已經掌握的技術和作法,生產出世界通用的產品,在中國國內銷售。

按照“共生”的理念,還佳能公司不斷向用獨特技術開發新產品的開發性事業參與資本,研究開發全球化項目。目前,佳能公司出資設立的研究開發公司,在美國有三處,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各一處。

基於“共生”的理念,佳能公司為了應付貿易摩擦,在貿易摩擦發生之前,就在那裏建立據點,實現在當地生產,當地銷售。1983年8月,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設立了法國的布列塔尼公司,在這裏生產複印機合成品、激光束打印機、無線電傳真機、電子打字機等。

基於“共生”的理念,佳能公司堅持與競爭對手合作,將獨自的開發技術製成優秀產品,請競爭對手代售;佳能公司也出售競爭對手用獨自技術製成的優秀產品。

基於“共生”理念,佳能公司致力於改革生產係統,用小型獨立係統取代流水作業線,取得了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的顯著效果。將原始的流水式作業線改為一個個獨立的超小型組裝工作室,這一點也許是世界許多企業所沒有的。這種被稱作chie(或智慧)的生產組織,意味著佳能公司不是片麵追求新穎,而是不斷采用最有效的方法。

1998年,佳能開始以“蜂巢式的單元小組”係統取代傳統作業線的改革。以組裝複印機為例,佳能公司不再采用冗長的作業線,而是將每六名員工編為一個小組,在一個小工作室中合力製作一台複印機。工作室裏的生產設備更為輕便、易於拆裝,便於使用。這六名員工合力組裝包含1萬個零件的複印機,所有的工作都在這個小工作室內完成。這種生產組織,有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工人們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例如,工人為“感光鼓”配上保護蓋,然後將“感光鼓”裝入複印機內,以避免灰塵和光線對其造成損害。在這種係統下,六位員工的生產力,等同於舊式生產線的30名員工。佳能公司在日本的29個工廠,全都采行這種操作係統,公司在海外的15個工廠,也在逐漸轉換中。

基於“共生”理念,佳能公司十分重視技術開發和技術專利,強調產品“與眾不同”和“在技術上做到不可超越”。根據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02年,佳能公司共獲得1893項專利,排名僅在獲得全球專利最多的IBM公司之後。過去10年當中,佳能公司在美國獲取的專利合計數量也是僅次於IBM公司,雄居世界第二。自1987年“佳能”率先發明氣泡式噴墨打印機並取得成功後,其“高速、安靜、高質、全彩色”的產品在各國市場都深受歡迎,始終走在噴墨打印機技術的前列。至今,“佳能”的BJ係列噴墨打印機已累計生產超過1000萬台。

3.人才管理中的“共生”理念

佳能公司從“共生”理念出發,十分重視人才管理,把愛惜和開發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源泉。佳能公司要求每個員工都要提高素質,並且通曉禮儀,並使每個員工都有創造力和廣博的知識。為培養具有良好品德的人,為提高員工的能力,佳能公司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大力推進教育活動。佳能公司在每名員工工作筆記本的第一頁,都印有佳能公司的“共生”理念,提醒員工隨時注意自己的行為要與企業合拍。“佳能”在國外的公司每年組織有7年以上工齡的職工,無論職位高低,從倉庫管理員到業務經理,到日本進行參觀學習。在傳統意識很強的大公司裏,常有偏重學曆的風氣,而佳能公司則相反,拋棄日本隻以年資論薪資的做法,代之以工作業績為衡量標準。他們重能力,輕學曆,提倡“今後有實力的人才能得到發展”的實力主義。佳能公司高級職員的產生,都是根據工作能力和實際業績選拔出來的,至於學曆出身等,均不在考核標準之內。例如,派到日內瓦總代理店的負責人福田,當年才25歲。

佳能公司十分重視建立和諧的勞資關係,並把勞資關係作為企業穩定的基礎。佳能公司提倡富有親和力的“企業家族主義”,他們認為:“家庭健全圓滿的人當職員是優秀的。”佳能公司每月都舉行生日晚會、家族會,或舞蹈大會。舉行宴會時,要求職工盡量帶著愛妻和孩子一起共進晚餐,由此創造出濃濃的家族氣氛。佳能公司十分注意工作人員的健康,盡最大努力從公司裏清除戰後流傳的結核病。他們利用自己公司開發的X射線間接攝影裝置,給職工進行檢查,盡早發現結核病,從而使得職工的結核病發病率急劇下降。如果發現問題立刻送到療養所休養、治療。1960年,佳能公司實施了夏季統一休假5天的製度。1966年,率先實行每周五天工作日製度,這一製度的實施當初曾受到日本經濟聯合會的批評。在市場活動計劃中,佳能公司總是優先考慮那些與公益性社會文化生活相關的活動提案。佳能公司在日本堅持不裁員,為員工提供終身職位的工作保障。不僅如此,佳能公司還采取了“主人翁”製度,業績優良的工人被稱為“主人翁”,業績最佳的被稱為“超級主人翁”。擁有最高榮譽的工人在衣袖上佩戴上“超級主人翁”的標誌。

佳能公司一直強調尊重個人的傳統,盡各種努力承認和獎勵個人的功績。為了培養個人的熱情、凝聚力和創造力,在企業的每一個層次,公司都盡力創造一種激勵的工作環境。佳能公司的R&D(研究和開發)實行的是產品部管理體製。在佳能研究中心的主要入口都懸掛著6個醒目的漢字:“自強、自信、自立”。項目梯隊不僅在新產品開發中使用,而且該方法用於解決整個佳能公司許多管理領域的問題。佳能公司對研究人員的政策可歸納為:自我激勵、自我意識、自我信賴。特別強調研究人員要意識到對企業基本目標的責任。佳能堅信人的自我意識、富於熱情的心態、負責的行為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由項目梯隊的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組成緊密的結合,實現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創新的有效性同時並舉,職能部門和各分部密切合作,對提高佳能的創新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於“共生”的理念,佳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實現了管理層和員工的本土化。現在已有許多非日本籍的員工在世界各地的佳能企業中擔任了高級管理職務。很快,在佳能公司的董事會中,也會出現非日本籍董事。在中國,佳能公司共投資了9家企業進行“佳能”產品的本地化生產。目前,佳能公司在中國的所有7441名員工中,來自日本的員工僅有94名。以後,這一比例還將繼續下降。

佳能公司在員工中倡導“共生”理念,特意送給每位員工名叫《企業家精神》的小書,鼓勵員工保持開創新企業與嚐試新方法的熱心與熱情,不斷接受新的挑戰,努力成為一個智囊型人物,不隻效法別人的優點,還必須經常想出新點子,推陳出新。鼓勵員工不須害怕自己的意見與眾不同,因為觀念的衝突將會激發出新事物。

佳能公司十分注重對員工積極性的調動和激勵。推銷員的工作非常重要,然而也十分辛苦。為了激勵推銷員,佳能公司開展了評選“星級推銷員”的活動。依據推銷員的業績和表現,公開排名次,評選星級推銷員,不僅能使他們增強信心,也能幫助他們振作向上。佳能公司創設了星級推銷員協會,對象是全部零售商家的推銷員。銷售成績達到預定最高額的人,即被稱之為五星級推銷員,次之者稱為四星級推銷員、三星級推銷員等等,依此類推。一星級推銷員與二星級推銷員的頒獎典禮,在全國各地分公司舉行;三星級以上就召開全國性大會表彰。佳能公司本身的推銷員和零售商的推銷員人數全部加起來,單單是在辦公設備與辦公機器方麵的推銷員,就超過一萬人。這些推銷員是佳能公司珍貴的財產。每一年有將近100人成為五星級推銷員,

佳能公司在東京“銀座”娛樂區開了一家名叫“3000俱樂部”的私人俱樂部,專門用來激勵與其“共生”的零售商。凡是零售商能夠維持3000台“佳能”複印機的銷售額,即是當然會員。俱樂部有70名會員,他們的名字都刻在入口的一塊匾額上。此舉給予了零售商以榮譽和威望,尤其在他們把客戶或員工帶進3000俱樂部時,更是如此。

佳能公司自從創業以來,沒有發生過一次罷工,這是“佳能”的首腦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如今,佳能公司的幾代員工用他們的辛勤勞動,實現了“創造第一”,建立“佳能世界”的夢想。

4.關心全球生態

“共生”的理念使佳能公司在保護生態方麵成為世界製造業的先驅。佳能公司的“共生”理念在全球得到了普遍讚譽和良好的回報。1990年,佳能公司設置“環境保證推進委員會”和“E事業中心”,積極開展生態保護事業。佳能公司在全球的20多家工廠的環境管理係統也早已贏得國際認可,獲得了ISOl400l國際環保認證書。佳能公司設在中國大連的工廠,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專門從事暗盒回收的企業。每回收一個暗盒,佳能公司還向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自然保護組織提供1美元的捐助。截至1998年12月,這項“清潔地球運動”的再生品,累計產量達2300萬個,全部銷往歐美市場。回收一個暗盒,比生產一個暗盒的成本還要高,但佳能公司樂此不疲。加拿大國會議員對此給予很高評價:“‘佳能’與‘關心全球生態’已成為同義詞。”1999年10月15日,駐日法國大使以法國總統的名義,授予禦手洗富士夫先生法國officierde勳章。該勳章係1802年拿破侖一世為立有軍功的勇士或在文化、經濟等方麵做出卓越貢獻人士所設的最高等級榮譽勳章。這是佳能公司“共生”理念在異國所得到的極高認同。禦手洗富士夫先生還榮獲日本政府的藍色勳章。藍色勳章是日本政府等級的榮譽勳章,是日本政府專為在農工商行業中熱心公共事業,為公眾利益而努力奮鬥,成績卓越、貢獻顯著人士所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