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的創新管理模式
看過“007”電影的人,在記住詹姆斯·邦德的同時,一定會記得他那輛無所不能的寶馬汽車,因為寶馬一直是明星與富翁的寵兒,巴西的羅納爾多喜歡寶馬,中國網絡名人張朝陽的最愛也是寶馬。作為國際汽車業“6+3”格局中的著名品牌,2002年3月份,寶馬也來到了中國,漂洋過海開始了它的“中國製造”之路。寶馬的到來也將成為中國汽車業一個全新的開始。其寶馬傳奇的背後,是其管理不斷創新的艱難曆程。
一、成長曆程
寶馬汽車公司創建於1916年,其徽標是寶馬公司創辦時的寫照,“BMW”就是BayerischeMotorenWerke,即巴伐利亞發動機廠的簡稱,“M”代表了非凡的運動特性、專屬性和高超的工藝,同時也是優秀的駕駛技藝和個人風格的象征,而藍白相間的圓圈則象征著旋轉的螺旋槳,開發和生產飛機引擎是當時寶馬的主要業務。
經過幾年的不斷努力,寶馬生產的飛機引擎開始在市場上贏得了聲譽。但是,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的結果卻打斷了寶馬飛翔的夢想,當時的《華沙條約》禁止德國公司製造飛機引擎和飛機,既然無法在天空中“飛翔”,寶馬就選擇了陸地,這樣,成立僅3年的寶馬公司就不得不轉向火車和輪船發動機的生產。1923年,寶馬自己生產的第一款兩輪摩托車——寶馬R32誕生。1935年,寶馬的摩托車產量超過了1萬輛。在此後的近70年的時間裏,寶馬一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摩托車生產商,2002年的銷量超過了9.2萬輛。
汽車是寶馬介入最晚的領域,雖然汽車製造使寶馬為世人熟知。在1928年寶馬公司通過兼並埃森納赫車輛廠跨入汽車生產商的行列的時候,美國的福特和通用汽車公司已經積累了20多年的汽車生產經驗,德國另一家豪華汽車製造商奔馳公司也已經度過了它的28歲生日。
寶馬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跑車和旅行車製造方麵逐漸崛起,寶馬在1936年推出的328跑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惜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慕尼黑總部的工廠毀於戰火,留給寶馬的隻剩下位於Allach的廠房,寶馬不得不經曆從頭再來的艱辛,在1945年到1948年之間,寶馬公司不得不丟掉汽車開始靠生產廚具和園藝設備維生。
寶馬再次踏進汽車製造是在20世紀50年代,專注於跑車和緊湊型旅行車的寶馬依靠先進的技術打了一個好開局,產品非常暢銷。Isetta車型僅在50年代就銷售了16萬輛,寶馬汽車開始複興。到了60年代,寶馬公司已經不滿足於在德國的成就,它開始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開始進入歐洲和美國的豪華車市場,於德國老牌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展開競爭。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寶馬M1,M535i,M5,M635Csi陸續登場,這些車型都采用了直列式6缸24氣門發動機,全部獲得了巨大成功,成為車壇經典之作。它們將寶馬的汽車設計理念發揮到極至:那就是設計、生產和服務於高性能的、具有賽車特點的、在駕駛樂趣方麵毫不妥協、具有最高技術水平,同時又適合每天駕駛的汽車。
寶馬的人都知道,寶馬公司的使命就是把性能卓越的汽車推向巔峰,但寶馬的世界之旅並非坦途。在80年代寶馬與奔馳爭奪美國市場中,來自日本的兩款豪華車——豐田公司的“淩誌”和日產公司的“無限”卻出人意料地搶盡風頭,寶馬陷入了低穀。處於汽車王國的美國製造廠商被迫進行傳統結構的修正,歐洲、日本也在不景氣中開始類似的重新改組。麵對低迷的市場,寶馬適時地采取行動,整合市場定位和提高生產力策略,隨著歐洲汽車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寶馬的銷量也節節攀升,1992年,寶馬在歐洲的銷售量首次超過了奔馳公司,維持了汽車市場中高級豪華車種最成功廠牌的地位。
20世紀90年代是寶馬曆史上的“並購時代”。1990年,寶馬和英國飛機製造公司勞斯萊斯成立了合資公司(BRR),生產商務機的發動機;1992年,寶馬公司在美國的第一家工廠破土動工,從1995年開始,這裏生產的寶馬Z3源源不斷地運往世界各地;1994年,寶馬以8億英鎊收購了英國的陸虎汽車集團,這次收購,不僅使寶馬的生產能力翻了一番,超過了100萬輛,還使寶馬直接進入了小型車和4驅越野車領域,而陸虎公司擁有最負盛名的小型車品牌MINI和越野車品牌陸虎;2000年,寶馬以BRR換來了原來在大眾汽車手中的“勞斯萊斯”商標,將業務收縮到摩托車和豪華車的製造領域。
寶馬集團在大並購與大擴張之後,已經在14個國家建造了22個生產廠和組裝廠,擁有寶馬、勞斯萊斯和MINI三大豪華品牌,涉及了高端市場的從頂級車到小型車的各個細分市場,寶馬也成為全球惟一一家專注於高檔汽車和摩托車的製造商。
2003年,寶馬營業收入達399.75億美元,在《財富》全球500強中排名第87位。現在德國寶馬汽車已經成為一個擁有16座汽車製造工廠,員工總數超過10萬名的大企業,每年製造100萬輛汽車。寶馬公司通過分布全球的120個國家的營銷公司,所建立的顧客群達千萬人之眾,奠定了寶馬名列全球12大生產交通運輸工具集團之一的地位。
二、多階段的創新管理體製
創新是一個流行的詞彙,雖然那些張口必言創新的人並不一定真的清楚什麼是“創新”,但這並不妨礙這個詞的流行。其實,創新並不等於研發,創新確實可以產生新的產品或者服務,但有時創新僅僅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或是一種做事方式的改變,創新往往發生在一些交叉的領域,或者是政策發生了變化的時候。創新一般與科技有關,科技可能是它的驅動力,也可能是它的使動力,創新可以在整個價值鏈上發生,速度很快。成功的創新管理是成功創新的基石,寶馬集團能夠成為一個傑出的創新企業,應歸功於其內在的創新管理。從企業的信息化到產品的研究開發,寶馬的創新管理有自己走向成功的模式。
1.以信息化奠定創新基礎
麵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企業競爭行為更偏向於長期優勢,而支撐這種長期競爭優勢的基礎則是企業的核心能力。企業隻有具備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企業信息化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以信息化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是所有企業麵臨的重要抉擇。企業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術統籌管理企業生產營銷的所有信息,以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提高研發能力、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在寶馬,企業信息化已被當作企業管理創新的基礎。
信息化可以促進管理創新
信息技術可以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技術的變革,使企業管理進一步信息化和電子化。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管理更趨係統化,很多企業都用信息化來改進企業管理。管理學家們發現,原來那種在“流水線”架構上發展起來的管理理論正被一種建立在數據高速傳輸框架上的管理方式所代替,以往的管理理論在電腦網絡結構中失去了原有的效用。
企業管理的發展也逐漸表現為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滲透到和體現在各種管理,尤其是企業管理的一切方麵和全部過程。經濟信息化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潮流,並引起了人類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的變革。隨著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信息技術的推廣,管理信息化正在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對寶馬這個汽車製造商而言,考慮到全球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的狀況,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性能是麵向未來,確保寶馬的係統支持業務的持續發展。為了有效的實現企業信息化,寶馬公司開展了市場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10%的用戶願意通過網絡進行采購,70%的美國用戶和40%的歐洲用戶希望通過Web來了解寶馬的新車型。在獲得這些信息後,寶馬公司迅速的開始設計創新的電子商務項目。2001年,寶馬正式采用BEAWebLogic電子商務平台,開始在全球8個國家部署創新的電子商務虛擬中心。該虛擬中心將通過網站為網絡用戶提供廣泛的寶馬產品信息,包括摩托車、汽車以及新的微型車,並可讓用戶在線訂做各種寶馬車輛,旨在為用戶創建積極的個性化互動體驗,從而加強寶馬的產品品牌形象。
企業管理信息化有助於企業內部的全麵溝通,相互聯係。在成功的構建了自己的虛擬中心後,寶馬基於信息和網絡技術,不斷的開發出一係列企業管理方法和手段,使企業的運營機製和管理方式更為高效、協調和及時。通過因特網,寶馬實現了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形成內部的高度整合,接著是上網尋找客戶、擴大新的銷售渠道,形成新的管理職能,最後是通過網上銷售擴大相關的服務範圍,使企業的經營管理進一步完善。信息化提高了寶馬的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和員工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寶馬可以通過自己的信息係統為員工提供各種自助服務,以及協同工作環境,從而大大改進工作效率。信息化還能為寶馬的合作夥伴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並保證雙方合作關係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