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米其林集團將中國“南、北”兩個最老牌的輪胎工業生產基地聚於其麾下,並擁有了“米其林”和“回力”兩個品牌。在競爭中“米其林”主打高檔市場,而“回力”則瞄準大眾市場。米其林集團在中國追求的是長遠的發展。他們看到在中國的輪胎市場不管是高檔、中檔還是低檔都會有非常強勁的發展趨勢。對一些追求高檔次品牌的顧客,“米其林”品牌能夠滿足他們;許多經濟型轎車的駕駛者更偏重於價格和功能,“回力”品牌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兩個品牌麵對完全不同的兩個市場層麵,產業布局跨越南北,克服了中國地域遼闊帶來的空間障礙。
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立即建立了研發中心,開始了對中國的路況和中國人的駕駛習慣進行深入地研究,然後提出了“回力”輪胎的改進方案,運用“米其林”的先進技術,同時結合中國實際的路況研製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回力R28”新產品。米其林集團考慮到上海的“回力”品牌在中國輪胎行業裏屬於領先地位的老牌子、老先鋒,繼續發揚中國本地的輪胎品牌,使上海能夠真正成為輪胎工業的基地。米其林集團實施的是“多品牌戰略”。米其林集團收購國外的企業,同時繼續使用其原來有價值的品牌,這有利於迅速壯大“輪胎航母”。1989年,米其林集團收購了北美的“BFG”品牌和工廠,並繼續生產“BFG”品牌。現在“BFG”在全球多個國家生產、銷售。在有些地方“BFG”的銷售甚至超過了“米其林”。在歐洲米其林集團還保留有“克來伯”品牌。米其林集團除“米其林”品牌外,還有12個品牌。這樣做可使輪胎的各個細分市場上都有米其林集團相應的品牌,定位更清晰,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原有的當地品牌除了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外,還維係著當地生產經營者和老用戶的情感。米其林集團尊重這種情感,因此而得到更大的回報。
4.提升品牌價值的健全服務
米其林集團的經營理念,是強調用優質的、健全的服務來提升品牌價值,在注重市場份額的同時,更注重為客戶提供高端的技術服務。企業的目標不是做最大的公司,而是做產品質量、價格、服務最好的公司。在經營中,米其林集團始終把服務人類、促進社會發展作為神聖的使命。在產品開發上,米其林集團高度重視環保與節能,竭力降低汽車耗油量,減少噪音汙染,促進廢舊輪胎的循環再利用,從而達到更高的安全水準,更舒適的乘坐,更多元化的服務,更低的能耗,更少的環境憂慮,這就是米其林集團追求的服務境界。米其林集團在北京還設立了市場與銷售中心,負責轎車、卡車工程機器及飛機輪胎的推廣工作,並建立了一個信息中心,為客戶提供全麵的服務。米其林集團在中國的上海、廣州、成都、沈陽和香港均設有營銷辦事處。
米其林集團持續地向消費者宣傳輪胎常識並不斷向消費者提供培訓服務。在培訓中灌輸“米其林”的企業價值觀。在“米其林”北京辦事處,有一個特別的培訓基地,為雇員、經銷商和客戶提供各種各樣的資訊和培訓,包括輪胎知識、銷售技巧、商業管理、客戶服務、輪胎保養及售後服務等等。在沈陽、上海,也設有培訓基地和周密的培訓計劃,內容涉及輪胎技術、生產過程、品質控製、資訊係統、銷售技術,以及現代化管理方法等等。米其林集團還為駕駛學校和車迷俱樂部提供培訓課程,向駕駛者傳授輪胎的正確使用及保養知識。
米其林集團在世界各種汽車大賽中為各國賽手提供完善的服務,在風馳電掣的賽道贏得了信賴與榮譽。米其林集團設有專門的競賽部,150人為賽手和車隊不分晝夜地、全天候地工作著。每年組織規劃220次試驗,向世界各地運送2400噸輪胎。在20世紀的最後25年裏,有超過120名車手乘著“米其林”輪胎成為世界錦標得主。在讓車迷們心馳神往的F1賽事中,“必比登”輪胎人名聲顯赫。在1977年—1984年8個賽季中,米其林集團分享了59次分站冠軍,三屆車手和兩屆車隊世界冠軍。
作為一個全球知名的企業,米其林集團還積極投身於各種公益活動。2003年4月,米其林集團積極響應北京市政府提出“綠色奧運、綠色北京”號召,作為首家外資企業參與建設“米其林恩濟裏綠色社區”,努力為中國的綠色環保做貢獻。
這種完善的服務體係,大大提高了“米其林”品牌的含金量,增加了“米其林”品牌附加值,牢固樹立了其行業巨頭的地位。
三、品牌管理的創新之道
米其林集團作為全球輪胎業的“航母”,世界一流的汽車輪胎製造商,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創造了“滾動”的奇跡,其“必比登”的品牌形象已樹立達百年。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百年企業的成功秘訣是:“橫跨整個世紀的創新和進取精神”。米其林集團品牌管理的核心就在於不懈的創新。
米其林集團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時代在不停地發展,客戶的要求在不斷發生變化,企業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堅持“企業的創新之魂”,持續不斷地推出創新的產品,以適應客戶的要求的提高和時尚喜好的變化;在向世界擴展的同時,不斷在管理理念上進行創新,有針對性地進行市場劃分,實施多品牌的集團戰略,企業才能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取勝。
創新的過程,是企業實現發展的過程,是企業優化自身行為的過程,是適應社會進步趨勢的過程。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從市場環境的變化出發,不斷進行一係列的創新。米其林集團在創新中誕生,在創新中發展。生產的發展和客戶的需要是創新的源泉。當自行車出現以後,米其林兄弟創新發明了可拆換的自行車輪胎。當公共馬車的鐵製車輪的顛簸和發出的噪音引起人們的不滿時,米其林兄弟創新製造了馬車橡膠輪胎。當汽車剛剛問世不久,米其林兄弟的充氣汽車輪胎便應運而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米其林集團圍繞開發現代化運輸方式而創新,與朝氣蓬勃的運輸業並肩發展。戰後,米其林集團把主要精力用於汽車輪胎的改進創新上。在用平行線層輪胎取代了橡膠帆布輪胎之後,相繼創新了嵌入式管狀輪胎、超低壓超舒適型輪胎、超舒適製動型輪胎、寬截麵的“派勒”輪胎、鋼絲輪胎等,直到舉世聞名的子午線輪胎。米其林集團的實踐證明,創新是企業謀求生存的靈魂,是企業充滿活力、實現持續發展的源泉,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基本途徑,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
米其林集團是國際化的跨國企業,“米其林”是世界著名品牌。當今世界企業界流行“OEM”方式,即使用委托方品牌生產。我們對中國人做外國品牌很熟悉了,但對外資企業做中國品牌的情況比較陌生。按理說,在米其林集團的業務擴張和合資合作中,隻有別的企業請求使用“米其林”品牌,龍頭企業不可能“降低身價”去使用別家的品牌。米其林集團在管理理念上創新,實施多品牌戰略,在建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時,繼續使用上海輪胎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的“回力”品牌,並把“回力”作為發展中國戰略中的一個核心品牌。仔細分析,米其林集團的做法十分符合“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的理念。“米其林”是世界知名品牌,但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它卻不如“回力”更知名,更熟悉。繼續使用“回力”品牌,既充分利用了“回力”的商業價值,又尊重了當地生產經營者和老用戶的情感,自然會得到經濟回報。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同時還維護了“米其林”的品牌。“回力”是低檔產品,而“米其林”是高檔產品,兩個品牌同時在市場上並行,無形之中“回力”給“米其林”做了“馬前卒”。這就是“必比登”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