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以佛心感受快樂,以禪心摒棄煩惱(4)(2 / 2)

—天,村上來了一位得道的高僧。沒過幾天,附近的村子都傳開了:這位高僧能夠滿足每個人的任何願望。

財主一聽說這消息,心裏樂開了花。他認為他一生中最大的願望很快就要實現了。他立即來到高僧麵前,把自己的願望告訴高僧。高僧慈祥地讓他在自己身邊坐下,問了問他家中的情況。高僧聽他講完,心中就明白了。他覺得應該對這個財主進行教育,這樣才會使他真正明白做人的意義。

高僧微笑著說:“你的願望—定能實現,不過有一個條件。”

財主先是嚇了一跳,馬上想到:這位高僧莫非是想叫我施舍財物?他於是壯了壯膽說:“什麼條件?請說吧,我—定照辦。”

高僧見財主這麼說,就對他講:“你家旁邊住著—戶窮人家,家中隻有母女倆人,明天你給她們去送一點糧食。”

不就幾顆糧食嘛,這對財主來說,不算一件什麼難事。他歡天喜地地回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他沐浴更衣,然後拿著糧食來到那戶窮人的家裏。窮母女倆正忙著幹自己的活,誰也沒有注意他進來。他說:“請收下這點兒糧食吧,這樣你們今天就有吃的了。”

母親說:“兄弟,今天我們有糧食吃,我們不要,請你拿回去吧。”

“哎,過了今天還有明天,留著明天吃吧。”

“明天的事我們不擔心。兄弟,天無絕人之路,老天爺不會讓我們餓死的!”說完又埋頭忙自己的活了。

聽了這位母親的話,財主先是十分驚愕,接著他似乎從中明白了一點什麼道理。他想:這戶窮苦人家是多麼快樂,她們不為明天而擔憂。可是我呢,整天為自己曾孫的曾孫憂慮!

財主沒有回家,他從窮人家直接來到高僧住的地方。他向高僧行了禮,說:“感謝您!是您給了我快樂的鑰匙。說真的,在這世界上,總為明天擔憂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快樂的。”

不要總是為明天的事擔憂,尤其是一些很遙遠的事。有時這些擔憂無異於杞人憂天,想得太多太遠,就會失去快樂。我們是活在今天而不是明天,多想想現在,自然就會有許多快樂。

佛禪小故事

通身是眼

有一次,道吾禪師問雲岩:“觀世音菩薩有千手千眼,請問你,哪裏一個眼睛是正眼呢?”

雲岩禪師:“如同你晚上睡覺,枕頭掉到地下去時,你沒睜開眼睛,手往地下一抓就抓起來了,重新睡覺,請問你,你是用什麼眼去抓的?”

道吾禪師聽了之後,說:“喔!師兄,我懂了!”

雲岩禪師:“你懂什麼?”

道吾禪師:“遍身是眼。”

雲岩禪師一笑,說:“你隻懂了八成!”

道吾禪師疑惑地問:“那應該怎麼說呢?”

雲岩禪師:“通身是眼!”

不提過去,不問將來

從前,有個年輕英俊的國王,他既有權勢,又很富有,但卻為兩個問題所困擾: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是什麼時候呢?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誰?

他對全世界的哲學家宣布,凡是能圓滿地回答出這兩個問題的人,將分享他的財富。哲學家們從世界各個角落趕來了,但他們的答案卻沒有一個能讓國王滿意。

這時有人告訴國王說,在很遠的山裏住著一位非常有智慧的高僧。國王馬上就出發了。國王到達高僧居住的山腳下,裝扮成一個農民。他來到高僧住的簡陋的小屋前,發現高僧盤腿坐在地上,正在挖著什麼。

“聽說你是個有智慧的高僧,能回答所有問題,”他說,“你能告訴我誰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何時是最重要的時刻嗎?”

“幫我挖點土豆,”高僧說,“把它們拿到河邊洗幹淨。我燒些水,你可以和我一起喝一點湯。”

國王以為這是高僧對他的考驗,就照他說的做了。他和高僧一起呆了幾天,希望他的問題能得到解答,但高僧卻沒有回答。

最後,國王對自己和這個人一起浪費了好幾天時間感到很非常氣憤。他拿出自己的國王印璽,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宣布高僧是個騙子。

高僧說:“我們第一天相遇時,我就回答了你的問題,但你沒明白我的答案。”

“你的意思是什麼呢?”國王問。

“你來的時候我向你表示歡迎,讓你住在我家裏。”高僧接著說,“要知道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來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就是現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現在和你呆在一起的人,因為正是他和你分享並體驗著生活啊。”

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來臨。世間最可貴的就是現在,最易喪失的也是現在。珍惜現在要比向往未來重要得多,也實際得多。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如果能夠每天都能做好該做的事,人生也就能無怨無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