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以佛心感受快樂,以禪心摒棄煩惱(3)(2 / 2)

的寺廟,都變成了這個寺廟美麗色彩的一部分,而這座寺廟隻是寧靜地接受這一切。

皇帝被這莊嚴的寺廟深深地感動了,當然我們也知道最後的勝負了。

我們的心就像是一座寺廟,我們不需要用各種精巧的裝飾來美化我們的心靈,我們需要的隻是讓內在原有的美,無瑕地顯現出來。讓自己遠離喧囂,偶爾享受一下孤獨,與心靈做個溝通,也是一種美麗。

心魔是自己給自己套上的枷鎖

很久以前,有一對夫婦非常恩愛,不幸的是年輕的太太突然生了重病,臨終前他拉著丈夫的手,依依不舍地說:“我太愛你了,實在不想離開你。我死後你可不能忘了我,去找別的女人,否則我做鬼也要跟你算賬!”

不久這位太太就去世了。剛開始,丈夫沉浸在喪婦的悲痛之中,但過了好久之後,他遇見了一個女人,倆人一見鍾情,定了終身。

自從訂婚那天起,每天夜裏都有女鬼來騷擾他,罵他不守諾言,並將他與新人之間所發生的事說得一清二楚。每當他送給未婚妻一件禮品時,女鬼都可能將那件禮品做一番詳細的描述。她甚至可以複述他倆之間的對話。

這使他頗為煩惱,以至難以入眠。一個朋友聽說後,勸他去請教一位住在村旁的禪師。他忍無可忍,隻得向禪師求助。

禪師告訴他:“那女鬼是你的前妻變的,你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她。不論你做什麼,說什麼,送什麼東西給你的意中人,她都知道,她一定是個精靈鬼。下次她來的時候,你不妨和她交談,誇她聰明絕頂,無所不知,你對她自然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你可以提一個問題,讓她回答。假如她能回答上來,你就答應解除婚約,決不再娶。”

這個人又問道:“我要問她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

禪師答道:“你抓一大把黃豆,問她你手裏究竟有多少粒。如果她答不出的話,你就該明白,她隻是你自己主觀想象的,就再也不會來騷擾你了。”

當天夜裏,女鬼再度出現時,丈夫就依計誇獎了她一番,說她真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女鬼自負地說:“一點不錯,你今天見了那位禪師,我也知道。”

丈夫隨手抓起一把黃豆,說:“你既然什麼都知道,那麼說說看,我手裏究竟有多少粒黃豆?”

他等著等著,再也沒有鬼來答腔了。

佛由心生,魔一樣也由心生。心魔是自己給自己套上的枷鎖,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不要讓想象中的意念困擾了你,隻有放下過去,放下不該有的念頭,才能不讓心魔滋生,才能獲得心靈上的清靜。

佛禪小故事

鋤草斬蛇

有一個學僧到智常禪師的道場來參學。

智常禪師正在鋤草,草中剛好跑出一條蛇,禪師舉起鋤頭便砍。

學僧很不以為然地說道:“很久就仰慕這裏慈悲的道風,到了這裏,卻隻看見一個粗魯的俗人。”

智常禪師道:“像你這麼說話,是你粗,還是我粗?”

學僧仍不高興地問道:“什麼是粗?”

智常禪師放下鋤頭。

學僧又問:“什麼是細?”

禪師舉起鋤頭,作斬蛇的姿勢。

學僧不明白智常禪師的意思,說道:“你說的粗細,叫人無法了解!”

智常禪師就反問道:“且不要依照這樣說粗細,請問你在什麼地方看見我斬蛇?”

學僧毫不客氣地道:“當下!”

智常禪師用訓誡的口氣道:“你‘當下’不見到自己,卻來見到斬蛇做什麼?”

學僧終於有所省悟。

名字隻是一個符號而已

以前,一位禪師的門下有幾百弟子,其中,有個小和尚的名字叫“惡者”。這個名字聽起來讓人心裏很不舒服,於是,他想讓師父給他起一個好聽一點的名字,而師父讓他自己到外邊找一個吉利的名字。小和尚非常高興,走街串巷地去找好名字。

一次,小和尚看見一群人正在為一個死者送葬,於是,他走上前去問道:“請問,死者叫什麼名字?”送喪的人說,叫“有命”。他一聽,搖搖頭,不無痛惜地說:“名字叫有命,為何卻沒了命呢?”送喪的人冷笑一聲,說道:“名字隻是一種符合,人都難免一死,怎見得叫有命就不會死了?你這小和尚也真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