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以佛心贏取成功,以禪心化解失敗(4)(2 / 3)

有許多事是急不得的

有一次,佛陀和他的侍者走在路上。

中午的時候,佛陀饑渴難耐,便對侍者說:“剛才我們不是經過一條小河嗎?你去弄些水來喝。”

於是,侍者拿著容器去盛水。路不遠,他一會兒就找到了。可他剛到那裏,就有一對商人騎著馬從那條小溪經過,溪水被他們弄得渾濁不堪,根本不能喝!

於是侍者轉身回去,告訴佛陀:“溪水被那些商人弄髒了,不能喝,還是重新找條小溪吧!我知道前麵就有一條小溪,而且溪水非常清澈,離這裏也不遠,兩個時辰就能到。”

佛陀說:“我們離這條小溪近,而且我現在口渴難耐,為什麼還要再走兩個時辰的路,去找前麵的那個小溪呢?你還是到剛才的那個小溪吧。”

侍者滿臉不悅地拿著容器又去了,他心想:“剛才不是看了嘛!水那麼髒,怎麼能喝呢?現在又讓我去,這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嗎?”

他決定不去了,轉身對佛陀說:“我都告訴你了,溪水已經弄髒了,你為什麼還要我白跑一趟呢?”

佛陀什麼也沒有向他解釋,說道:“做事一定要有耐心!等一會兒你就知道了。你現在要做的隻是順從,你肯定不會白跑的!”

侍者隻好又去了,可當他再次來到小溪邊的時候,卻看到溪水是那麼的清澈、純淨,泥沙早已經不見了。

在我們的人生中,有許多事是急不得的,是需要有耐心去等待的。隻要有足夠的耐心,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然,還需要我們付出行動。

佛禪小故事

菩薩講經

有一次,梁武帝請善慧菩薩講《金剛經》。

善慧在講台上拍了一下驚堂木,就下台了。

梁武帝十分驚詫。

在武帝身邊的誌公(即宗教顧問)問道:“皇上,你了解嗎?”

梁武帝說:“不了解。”

誌公說:“菩薩已經講完經了。”

最容易的事往往也是最難做的事

弟子們問禪師道:“老師,怎樣才能成功呢?”

禪師說道:“今天咱們隻學一件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

說著,禪師示範了一遍,說道:“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嗎?”

弟子們疑惑地問道:“做這樣的事幹什麼?”

禪師答道:“做完這件事,你們一年後會知道怎樣能成功!”

弟子們說道:“如此簡單的事,有什麼難的?”

一個月之後,禪師問弟子們:“我讓你們做的事,有誰堅持做了?”

大部分的人都驕傲地說道:“我做了!”.

禪師滿意地點點頭說:“好!”

又過了一個月,禪師又問:“現在有多少人堅持了?”

結果隻有一半的人說:“我做了!”

一年過後,禪師再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幾個人堅持了?”

這時,隻有一人驕傲地說:“老師,我做了!”

“我曾經說過,做完這件事,你們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禪師對弟子們說道,“現在我告訴你們,世間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難做的事,最難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說它容易,是因為隻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並持之以恒的,終究隻是極少數人。”

後來隻有一直堅持做的那個弟子,成了禪師的衣缽傳人。

世間的事沒有難易之分,再難的事,隻要我們用心去做,且能持之以恒,它也會變得簡單;而看似簡單的事,如果我們不去做,也會顯得困難起來。

凡事要量力而行,而不要好高騖遠

有一位大師隱居於山林中,平時除了參禪悟道之外,還對武術頗有研究。

聽到他的名聲,人們都千裏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武術方麵的竅門。

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大師正從山穀裏挑水。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裏的水都沒有裝滿。按他們的想象,大師應該能夠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