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人們建議年輕人去結交一位在當時最有名望的坐禪大師。
剛在那位大師對麵坐下,年輕人便按捺不住,不住地誇耀自己的悟境之高:“心、佛與眾生,是三重皆空——現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凡無聖,無施無受!”
那位大師嘴銜一支煙管,靜靜地聽著。其間請年輕人喝茶水,又請年輕人享用水果。但一心賣弄的年輕人將茶水和水果都推到了一邊,依舊坐在那裏口若懸河地說個不停……
就在這時,大師忽然舉起煙管,狠狠地敲了一下年輕人的腦殼。
年輕人憤怒了,氣勢洶洶地站了起來,看上去像一隻好鬥的小公雞。
大師看了看年輕人,微笑著說:“既然一切皆空,試問怒從何來?”
那些自高自大的人,往往把心思都放在賣弄才華,或者朝自己的臉上貼金上了。因此,他們是無法深刻地領悟到佛禪或人生的真諦的。即便他們一時會名聲在外、春光無限,但終究會自取其辱的。
佛禪小故事
小小的芥子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問智常禪師道:“佛經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麼可能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這實在是太不懂常識了,是在騙人吧?”
智常禪師聞言而笑,問道:“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可有這回事?”
李渤一派得意洋洋地說道:“當然!當然!我豈止讀書萬卷?”
智常禪師接著問道:“那麼你讀過的萬卷書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著頭腦說:“都在這裏了!”
智常禪師道:“奇怪,我看你的頭顱隻有一粒顆子那麼大,怎麼可能裝得下萬卷書?莫非你也騙人嗎?”
李渤聽後,腦中轟然一聲,當下恍然大悟。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隱峰禪師在馬祖禪師門下求學三年,自以為道行高深,不免洋洋得意起來。這天,他準備好行裝,辭別馬祖禪師,準備到石頭希遷禪師處一試禪道。
馬祖禪師知道隱峰禪師有些心高氣傲,決定讓他碰一些釘子,也好從失敗中吸取一些教訓。臨行前,馬祖禪師提醒道:“小心啊,石頭路滑。”馬祖禪師說這話有兩層含義,一是說山高路滑,小心絆了石頭栽跟頭,另一層意思是說,石頭禪師機鋒了得,弄不好就會碰一臉灰。
而隱峰禪師當時正在興頭上,根本不把師父的話放在心上。並且,他一路行來,並未栽跟頭,不禁更加得意了。
一到石頭禪師處,隱峰就繞著法座走了一圈,得意地問道:“你的宗旨是什麼?”
石頭禪師連看都不看他一眼,隻是抬起頭,兩眼朝上,答道:“蒼天!蒼天!”(在佛教中,禪師們經常用蒼天來表示自性的虛空)
隱峰禪師無話可對,他終於知道了石頭的厲害了。這時,他才明白了臨行時馬祖禪師的話,於是,重新回到了馬祖處。
馬祖禪師聽了事情的始末,對他說:“你再去問,等他再說蒼天時,你就噓噓兩聲。”隱峰一聽,不禁對師父佩服得五體投地。石頭禪師用“蒼天”來代表虛空,到底還有文字,可這“噓——噓”兩聲,不沾文字,真是妙哉!於是,隱峰又欣然上路。
這次,他以為自己勝券在握,可以把石頭禪師比下去了。到了之後,他又繞著法座走了一圈,問了同樣的問題。誰知,石頭禪師不說話,竟向自己“噓——噓”了兩聲,隱峰禪師一聽,又愣住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沒噓出聲,就被噎了回來。
此時,他再也沒有以前的傲氣了,喪氣而歸。回到寺廟後,他畢恭畢敬地站在馬祖禪師的麵前,聽從教誨。馬祖禪師沒有批評他,隻是語重心長地說:“我不是早對你說過了嗎,石頭路滑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更有強中手。因此,在做事時,我們應該謙虛謹慎,不可驕傲自滿;在學習時,要深入細致,不可心浮氣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