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被儀山的拳頭打得頭暈目眩,耳朵裏隻有儀山得吼聲,忽然間,滴水想通了:“有與無都是自己得膚淺意識,你看我有,我看我無。”
還有一次,滴水感冒了,正在用紙擦鼻涕得時候,被儀山看到了,他大聲喝道:“你的鼻子比別人的血汗珍貴?你這不是在糟蹋白紙嗎?”滴水不敢再擦了。
很多人都難以忍受儀山的冷峻,可是滴水說:“人間有三種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師門的影響力,發揚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賞家師的慈悲,步步追隨;上等僧在師父的鍵錘下可以日益強壯,最終能找到自己的天空。”
大餅是擀出來的,鋼鐵是煉出來的,人才是鍵錘出來的。所以,當有鞭子向我們揮來時,躲閃不是明智之舉,我們應該把頭抬得更高,把背脊挺得更直,練就一身硬功夫,以後就不會怕鞭抽之苦了。
倒下了就要立即再站起來
一位父親很為他的孩子苦惱。因為他的兒子已經十五六歲了,可是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於是,父親去拜訪一位有名的禪師,請他訓練自己的孩子。
禪師說:“你把孩子留在我這邊,三個月以後,我一定可以把他訓練成真正的男人。不過,這三個月裏麵,你不可以來看他。”父親同意了。
三個月後,父親來接孩子。禪師安排孩子和一個空手道教練進行一場比賽,以展示這三個月的訓練成果。
教練一出手,孩子便應聲倒地。他站起來繼續迎接挑戰,但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來……就這樣來來回回一共十幾次。
禪師問父親:“你覺得你孩子的表現夠不夠男子氣概?”
父親說:“我簡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來這裏受訓三個月,看到的結果是他這麼不經打,被人一打就倒。”
禪師說:“我很遺憾,你隻看到表麵的勝負。你有沒有看到,你兒子那種倒下去立即又站起來的勇氣和毅力呢?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氣概啊!”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倒下去了,就要立即再站起來。這是一種敢於拚搏的精神,更是一種永不認輸的氣概。一個人不可能一直倒下去,隻要站起來比倒下去的次數多一次,就是成功。
佛禪小故事
何謂強大
佛陀在山上遇到了歹徒阿格利瑪。阿格利瑪殺人不眨眼,當然也不打算放過佛陀:“都說你是法力無邊,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我今天要砍了你的頭,讓大家知道誰更強大。”
“死之前,我有一個心願。”佛陀指著身邊的桃樹說,“請砍下這根樹枝。”
“那太容易了。”劍起枝落,阿格利瑪把開滿桃花的樹枝丟給佛陀,“還有什麼要說的?”
“我還有另一個願望。”佛陀憐惜地拾起桃樹枝,“現在請讓它長回去。”
阿格利瑪大笑:“你這個瘋子,世上誰能把砍下來的樹枝接回去呢?”
“可憐的人啊。”佛陀回答,“你自認為很強大,因為你能輕易地傷害生命。但破壞與摧殘是最容易做的事,連小孩子都會。隻有真正強大的人,才懂得如何治療上痛,創造生命。”
阿格利瑪頓時覺悟,從此成為佛陀忠實的弟子。
做事要全心全意地投入
有一位名叫大年的學僧,喜好於佛像的雕刻,但由於缺乏良好的指導,雕刻出來的佛像總缺乏佛性。於是,大年專程去拜訪無德禪師,希望能得到無德禪師的指導。
大年到法堂時,無德禪師便放一塊寶石在他手中,命他捏緊,然後天南地北地跟他閑聊,除了雕刻方麵的事外,其他一切都談,約一個小時後,無德禪師拿回寶石,命大年回禪堂用功。
這樣連續過了三個月,無德禪師始終沒有談到雕刻的技術,甚至連為什麼放一塊寶石在他手中也沒說。終於,大年有點不耐煩,但也不敢詢問無德禪師。
一天,無德禪師仍照往常一樣,又拿一塊寶石放在他手裏,準備談天。大年一接觸那塊寶石,便覺得不對勁,立刻脫口而出說道:“老師!您今天給我的不是寶石。”
無德禪師問道:“那是什麼呢?”
大年看也不看,就說道:“那隻是一塊普通的石塊而已。”
無德禪師欣慰地笑道:“對了,雕刻是要靠“心手合一”的功夫,現在你的第一課算是及格了。”
所謂“心手合一”,就是說,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要調動全身的積極性,達到“心即手,手即心”的至高境界。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專心致誌、全心全意地投入,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心手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