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家庭博弈——圍城內外的那些事兒(4)(2 / 2)

父母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時,夫妻兩人都不應該出麵袒護孩子,就算是一方責備得不當,另一方也不應該在一方正在教育時給予糾正,或者當著孩子的麵為此爭吵。這樣不僅會有損對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會影響到母子或父子的感情。

孩子麵前,父母要統一態度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夫妻雙方能否相互配合特別重要。上一節我們已經說過,夫妻在教育孩子方麵往往由一方樹立主導地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另一方在教育孩子方麵的功勞就可以被忽視。有的時候,輔助教育者的功勞並不一定比主導一方小。

生活中人們一直強調夫妻要互補,當然,在教育孩子方麵也是如此,就是說夫妻兩人應從不同側麵對孩子進行教育。在大多數中國家庭裏,父母一般會分飾這樣兩個角色: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說得更詳細一點就是,一方在教育孩子時要訓,另一方則負責哄。

這一教育方法由來已久,這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是,夫妻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最好不要總是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因為這種做法也存在一些弊端:

1.有時會讓孩子分不清是非,無所適從

小明說一句謊話,爸爸氣得打了他一巴掌,而媽媽立刻心疼地拉過去,摟在懷裏問孩子有沒有打疼,這樣就會讓孩子陷入迷茫,分不清對與錯。

2.會讓孩子在家裏隻怕一個人,隻聽一個人的話

夫妻倆既然有了明確的分工,那就要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樣一來,很容易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如果唱白臉的不在家,孩子就會不聽管教了。時間一長,孩子極有可能成為“欺軟怕硬”的小兩麵派。

3.會讓孩子隻跟唱紅臉的那一方親,排斥唱白臉的

我的一位朋友為了教育他那調皮愛玩的兒子,跟妻子進行了“分工”:我的朋友扮“白臉”,當孩子不聽話時,他便板著臉,或訓斥,或懲罰,或打罵;其妻則扮“紅臉”,當丈夫對孩子管教到一定程度時,再出麵圓場,哄孩子按大人的要求行事。

剛開始那會兒,我的朋友對其家教之法一度自我感覺良好。可是,去年他因故與妻子離婚時,向法院要求將孩子判給自己,誰知孩子死活不願跟隨,最後,法院將孩子判跟了他的妻子。此時,我這位朋友才明白自己家教法的失誤,孩子已經跟自己不親近了。

4.不利於及時地教育孩子

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總是記得快忘得也快。當孩子犯過失時,如果沒有立即進行教育,而是等到唱白臉的回來再進行教育,那效果自然會差很多。

由此可見,在教育孩子方麵,夫妻之間應該統一態度,步調一致,通力合作。根據各自的特長和具體情況,夫妻雙方可以有所分工、有所側重,但務必要牢記:分工和側重跟扮演兩種相反的角色有著本質的區別。

跟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

某位著名教育家曾經說:“要是父母跟孩子交上朋友,就會跟孩子成為一生的‘至交’,這種友誼對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大有裨益。”說起來容易,現實生活中,有幾對父母會發自內心的意願去這麼做,或者做到了呢?這的確是一個需要父母反思的問題。

就算努力後結果不是那麼令人滿意,但父母一定要嚐試著那樣去做,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跟孩子進行對話,尤其是做母親的,要用自己的細膩去拉近母子關係。想跟自己的孩子成為朋友,必須滿足兩個前提條件,它們就是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下麵請看一位母親總結的教育心得。

在孩子很小時,我就幫助孩子分析事物、明辨是非,對家中的任何事情,我都鼓勵孩子說出他的看法,並錄下跟他的談話內容。對孩子有啟蒙意義的東西,我也全部保存了下來,將孩子的學習成績、身高等按每年的變化情況繪製成曲線圖。我教孩子唱歌和遊泳,還帶他到博物館參觀、看展覽、看演出,並盡量抽時間跟他一起去郊外遊玩,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感受無拘無束的自然世界。